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聊城市亦寒科技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女士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在对外传播中巧妙表达中国特色词汇
新闻中心
如何在对外传播中巧妙表达中国特色词汇
发布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在对外传播中,需要大量的外宣翻译工作,即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 通过图书、期刊、报纸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 ①。其中,具有文化的特色词汇在对外交流中向来是一大难点,由于英语中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词汇,而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对这些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应该使用归化为主还是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这一直是一个争论焦点。那么境外媒体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呢?美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亚洲版几乎每期都有涉华报道,并不时有中国专刊出版。以英语为母语的翻译人员在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时是否“技高一筹”呢?

如何在对外传播中巧妙表达中国特色词汇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表达

《纽约时报》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报纸,对美国政府、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很大,其对中国的报道在美国媒体中是最全面、内容最丰富的。笔者采集了2014年1月至7月《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共243篇, 约15万字),对这些文章逐一全文通读, 从中找出共192个译成英语的中国特色词汇(同一汉语词汇的不同译法不再计数),并记录它们所在句子和文章出处。然后,对这些中国特色词汇按其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研究结果表明,《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主要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方法:1.完全直译;2 .完全音译;3.直译加解释;4.音译加解释;5.以意译为主(包括释义);从文化取向上看,前4种方法可看作是异化法,而第5种方法为归化法。我们对192个中国特色词汇按其翻译方法进行统计,从结果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最多的是完全直译(占37%),完全直译、完全音译、直译加解释和意译加解释这四种异化翻译法的比例达到67%。这表明《纽约时报》在表达中国文化特色涵义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实例分析如下:

1.完全直译:

对于汉语中的成语、比喻、特色小吃等多使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这样可以达到保留中国文化意象的目的,例如:

Earlier this year, fox meat was found in packages sold by Walmart as "Five Spice" donkey meat, prompting a recall and the company,?s pledge to triple its spending on food safety in China.(July 23, 2014)

上例中的黑体部分译自“五香驴肉”,“spice”一词在英语中意为“香料调味品”, “Five Spice”的译法可以说是巧妙地运用形象化词语,创造了生动的意境,这种直译能为美国读者所领悟并体验到鲜活的中国文化个性。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外国媒体对中国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许多外国人士对中国特有概念已非常熟悉,如All Chinese people are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Snake on the lunar calendar… “庆祝农历蛇年” (Jan 31,2014)、a challenge fo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2-child policy for only-child parent…“计划生育政策、单独二胎政策”(Feb 25, 2014)、Fitness for All… “全民健身”(Mar. 12, 2014)等等。

2.完全音译:

如:Chengguan, which literally means "city managers", enforce rules that keep streets orderly and traffic flowing smoothly. (May 30, 2014)

上例中黑体字是对中国“城管”的两种翻译,前者用的音译,后者用的直译。近两年城管与商贩之间的频繁冲突把城管推向了风口浪尖。很明显使用音译的“chengguan”更能增添报道的真实感和生动性,能确切无误地反映中国环境下的特殊职业。而直译的“city manager”可能会让国外读者摸不着头脑,第一理解会和市长(mayor)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得报道背道而驰。“新闻英语词汇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经常掺用外来语,尤其是新闻报道中记者提及外国的或新近出现的事物时,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或更贴切地表达某词语的内涵。”②

3.直译加解释

采用这种翻译策略既能满足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又能使他们了解汉语原词的含义或相关文化背景,可谓一举两得。例如:

Li Bingbing was aske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entertainment channel of NetEase whether she was worried that she migh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film just to "buy soy sauce", a Chinese euphemisms meaning that a person has no business being here. (June 23, 2014)

“打酱油”如果只直译为“buy soy sauce”,美国读者无法理解该俚语的含义,因此添加了“a Chinese euphemisms meaning that a person has no business being here”作解释,这样既保留了汉语原词的生动形象,又使美国读者理解这一俚语的喻义。

4.音译加解释

这种翻译策略所起到的作用和“直译加解释”一样。例如:

Called the Yungang Shiku, the grottoes in Shanxi Province, the relics had survived 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modern war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ay 20, 2014)

上例中“云冈石窟”一词使用了音译加解释的翻译策略,这样既保留了中国文化色彩,也填补了美国读者的文化认知空缺。《纽约时报》中其他类似例子多和中国特色的食品有关,如: Dandanmian (Noodles with Spicy Bean-paste Sauce) “担担面” (Jan 31, 2014)、Aiwowo (Steamed Rice Cakes with Sweet Stuffing) “艾窝窝” (Feb 3, 2014)、Ludagunr (Glutinous Rice Roll with Sweet Bean Flour)“驴打滚” (Feb 3, 2014)等。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表达对我国外宣传播的启示

第一,从目标读者定位来说,我国外宣传播以国外读者为主要目标群体,翻译策略带有一定的归化倾向。

从对《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翻译策略倾向于异化(占67%),即保留汉语原文和中国文化特色。这是因为《纽约时报》的目标读者群包括英美人士和懂英语的的中国读者(如海外中国留学生和国内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人),采取音译或直译的异化翻译策略目的是为了让中国读者在阅读涉华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近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渗透日益频繁,文化的趋同性以及对不同文化的认可和尊重成为全人类的发展趋势。另外,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移民国家,崇尚不同群体文化相互平等、独立并相互依存。可见,《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之一,在涉华报道中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不但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的猎奇心理。笔者认为,我国外宣翻译也应该考虑这一点,在处理中国文化词汇时要保留汉语特色,同时,对外国文化要彰显我们的认同和尊重。例如已被编入汉语词典的巴士(Bus)、磅(pound)、高尔夫(Golf)等,以及近几年出现的iPhone和email干脆保留英语原文。

第二,从我国外宣翻译目的而言,翻译人员不仅要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还要担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不管《纽约时报》这样的西方媒体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表达中国特色词汇时出于何种目的,可以明确的是,只有异化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才能走向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应以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在汉译的时候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将中国文化翻译到世界上去。例如关于 “中国梦”的翻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中国日报》以及其他外宣英文网站上,“中国梦”一直被直译为“China Dream”,并不像“美国梦”(American Dream)一样被译为“Chinese Dream”,这是因为Chinese一词在英语语言中常带有一定的贬义。因此,为避免因翻译产生的误读,并为了增强“中国梦”一词的外宣感染力,传播中国的正能量,在翻译时采用了“China” 而不是“Chinese”。

第三,当今英语已不再属于几个英语国家的专属语言,而是吸收了许多语言的成分,成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即“世界英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应有上千年的历史,据统计《牛津英语词典》中的汉语借词就有394个③。中国作为一个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大国,完全有理由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采取“以我为主”的策略,通过音译和直译的异化翻译方法,使更多的汉语借词进入英语,为世界英语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国元素,这既是为世界英语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示。

总而言之,我们要自信地优先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方法来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在保证读者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坚守我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作者是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注释】

①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J].中国翻译,2004 (6):27-28.

② 张建,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