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小米集团无疑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有人说,当今年轻人喜爱某家公司产品的最好形式,不单止要关注它,而是参与它。因此不难发现,小米集团创始人各大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已变成人们希望小米推出某款新品的“许愿池”。
从中央空调、纸尿裤、电竞椅、健身器材到甚至是开发楼盘,林林总总。最新的“节奏”则由卫生巾带起。
3月15日,央视财经3·15晚会曝光翻新劣质卫生巾乱象,多个知名品牌中招。受此影响,网友们纷纷跑到雷军微博评论区刷屏,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产品。
这是一种过去几乎不会被小米考虑投产的卫生用品。更早前3月7日,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曾发文:“提前祝广大女性朋友节日快乐,有什么女性产品想让我们做的吗?卫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许愿家用电器类产品。”
但人们的热情似乎太高了,而上述小米生态链负责人的博文已经标为“不可见”。最新消息显示,小米已注册商标服务中包含消毒湿巾、救急包、卫生护垫、医用眼罩等商品。
“好像什么东西难干,或者什么东西不值得信任,他们就到我的那个评论区留言,我成了那个许愿池。”雷军曾感叹。
这种对雷军个人超乎寻常的信任与兴趣,反映出现时小米集团拥有极高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短期财报表现总是出色的。
最好的年报
2024年全年,小米实现总收入约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约236亿元,同比增长34.9%;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单论Q4,小米单季度营收首次超过千亿录得1090.1亿元,同比增长48.8%,超过市场预期;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90.4%;经调整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9.4%。
分业务看,包含智能手机业务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互联网服务三大项的“手机×AIoT”板块,作为小米营收的中流砥柱,2024年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22.9%。
尽管汽车业务最抓人眼球,但智能手机业务仍是小米的重中之重。年内,手机业务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毛利率12.6%,较2023年的14.6%有所提升,但仍难与苹果或三星对比。
资料显示,2024财年第四季度(即2024年Q3)苹果公司硬件端的毛利率达到36.3%。这也是为什么小米集团在过去几年一直强调“高端化”的原因。
就目前来说,小米手机高端化的努力值得肯定。2024年,小米全年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为人民币1138.2元,同比增长5.2%,为历史最好水平。
但这种高端化更多体现在海外市场,可能在国内的效果还是不明显。
根据年报,小米智能手机ASP在中国大陆Q4出现了下滑。原因是期内出货量同比提升5.3%至4270万部,但卖出的更多是售价较低机型,例如去年9月份推出的Redmi 14R 5G系列,以及去年11月推出的Redmi K80系列。
国内手机行业“内卷”严重,加之华为复出对小米高端机型销售产生一定冲击。来自Canalys的数据,小米2024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数据里,被挤出了TOP5行列,排在vivo、华为、苹果、OPPO和荣耀之后。
尽管小米的市占率其实与OPPO和荣耀相当,但被“踢出”前五是不争的事实。这迫使小米一方面以Redmi等低端机型托住底部,另一方面拼命抢夺高端市场。
2024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微升3.0个百分点,达到23.3%。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大厂商的市场份额非常接近。
“但2025年将会是品牌走向分化的一年。在未来的3到5年,我认为中国市场会逐渐分化,头部品牌会越来越强。”其称,小米的任务是每年提升1个点的市占率。
而在全球市场,小米依旧把持TOP3地位。同样是Canalys的数据,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三,市场份额保持在13.8%。与之对应,小米去年总共卖出了1.685亿台手机,同比增长15.7%。
按照卢伟冰说法,小米2025年手机出货量将是保1.8亿台,争取向2亿台的目标去迈进。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是小米另一个深耕已久的业务“锚点”。
期内,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30.0%,毛利率达到20.3%,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IoT设备是小米业务中一直不那么被关注的隐藏杀手锏。截至2024年末,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增长至9.05亿,同比增长22.3%。
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用户数达到1830万,同比增长26.1%。
同时,2024年12月,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7.5%至约1亿人,小爱同学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2.0%至1.37亿人。
可以说,相比愈发亮眼的汽车,小米IoT设备是该公司将大多数人纳入生态圈的重要一环。至少可以说是第一步,毕竟定价200多元的小米手环,是个入门的选择。
得益于2024年Q3末开始的“家电国补”,去年小米空调、冰箱与洗衣机出货量也均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27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3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19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45%。
受此推动,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大家电和电视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5%和3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录得309亿元,同比增长51.7%。卢伟冰指出,2025年小米该板块的营收要保持增长50%这个指标。
另一方面,小米2024年互联网板块收入为341亿,同比增长13.3%。
一定要出海
造车,是小米集团现在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业务。
这几年,正是通过“小米汽车”,小米才得以突破原有业务边界,该业务也因此被视为实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和“全球战略”的重要且可能最有突破的一环。
资料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包含汽车在内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达到328亿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321亿元。同时,分部毛利率录得18.5%,经调整净亏损有所收窄,为62亿元。
但若看Q4数据,期内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提升至20.4%,经调整净亏损实际只有7亿元。市场分析,小米汽车业务不排除在2025年Q1实现首次盈利。
主要推力是小米在2025年2月上市了52.99万元的Xiaomi SU7 Ultra,该车最大马力达到1548PS,零百加速最快仅需1.98秒,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与售价形成强烈对比,因此受到市场极大欢迎。
资料显示,开售三天,Xiaomi SU7 Ultra大定久突破19000台,锁单突破10000台。
目前,小米汽车销售的主力仍是去年发布的Xiaomi SU7系列。2024年全年,小米SU7系列交付量13.69万辆。
随着小米汽车的产能在快速提升,这个数字也在快速增长。据最新消息,小米汽车截至3月18日已实现20万台累计交付。
卢伟冰表示,2025年小米将继续提高Xiaomi SU7 Ultra锁单目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产能做起来,把交付做好。”据透露,小米汽车2025年的交付目标在35万台,计划在年中推出新车型YU7。
更大的目标是将小米汽车带向海外市场,在当晚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透露小米对出海具有强烈的意愿。
“我刚从国外回来……机会巨大,就是大得不得了。”他表示,小米集团接下来要做好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深化基本功,第二件便是提速出海。
更重要的潜在因素是,小米在此前通过手机出海已具备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对小米品牌没有国内市场那般,有强烈的“性价比”印象。
不久前3月初,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期间,小米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小米15系列全球发布会。会上消息,小米15系列海外定价最高的小米15 Ultra起售价为1299英镑或1499欧元,要比国内6499元定价高出了80%左右,且比苹果最贵机型iPhone 16 Pro Max还要更高。
在这场发布会上,卢伟冰曾透露小米高端化已步入全新阶段,将推动手机、汽车、AIoT业务加速出海,还将在海外正式推出大家电产品。
就在MWC25展会,小米就一口气带来了Xiaomi Su7 Ultra和小米模块光学系统,两个高端产品,以及小米平板7 Pro、小米Buds5 Pro、小米手表S4、小米电动滑板车5 Max等多款新品。
卢伟冰在最新财报业绩会上也表示,2025年是小米大家电出海的元年。
门店方面,卢伟冰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小米在国内已建成了1.5万家小米之家,以及200家汽车销售门店。今年的目标是新增5000家门店。在海外,小米将继续推进“未来五年建立1万家小米之家”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