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云,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话语英译与传播。
摘 要:语义考证和语义选择是术语翻译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保译文准确性的必要前提。“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术语,其对应的中文译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考证、探源和对比“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义范畴,发现现有译文存在语义考证和语义选择缺失的问题。术语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术语的翻译都不可轻易为之,译者在进行语义考证和语义选择的同时,还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翻译策略,力求做到语义等值,兼顾文化功能对等,采用多元化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翻译;语义考证;翻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名与实——兼论术语翻译中的语义考证与策略考量
赵祥云
郑州轻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术语”是特定学科领域的专门用语,以词或词组的形式出现,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术语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其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同时也影响着学科间的国际交流。[1]在全球化背景下,术语翻译对于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术语翻译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语义考证和语义选择的缺失。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其英文翻译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相关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当人们在津津乐道“非遗”之时,是否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非遗”?它从何而来?它的名与实是否相符?鉴于此,本文拟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汉译为例,探讨“非遗”的名与实,并借此说明语义考证和语义选择在“非遗”术语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确保“非遗”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一、问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吗?
“非遗”是一个舶来词,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一词。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非遗”与“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等同起来。但这一翻译是否能准确表达“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语义内涵呢?对于一个重要术语来说,不准确的译文将会给其研究带来问题,术语翻译偏误可能造成理解偏差,从而影响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非遗”大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非遗”管理机构和传承人或许并不太在意术语的翻译,但对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来说,探讨术语翻译很有必要。因此,在进行术语翻译时,译者应当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考察术语原文与译文的语义差异,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汉译中的语义探源
1.“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起源与演变
据文献考察,“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源于20世纪中叶日本提出的术语“无形文化财”。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将文化财分为五类,即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和传统建造物群,其中,“无形文化财”即指无形的文化遗产,诸如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宗教、神话、礼仪、习惯、风俗、节庆、手工艺等不能够固化的人类财富[4]。其实,“无形”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早已出现,如《周易》《道德经》中已存在“有”和“无”的对立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形”并非绝对的“无形”,而是指人是否能够直接感知。中日的“无形”观,比较准确地揭示了“非遗”的存在特征,即其是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的存在[5]46。这一术语迅速走向世界,后来由日语的“无形文化财”译成英语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逐渐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
为了更好地认识“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我们首先来区分一对概念,即“tangible”和“intangible”。
与“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相对的概念是“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ural Heritage”,即“有形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72年和2003年出台了两部公约,即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和Convention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国内官方机构一般将这两部公约译作《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认为前者用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后者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中的“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截至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有55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这55项都是属于“有形文化遗产”的范畴。由这些定义和解释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的概念所指就是“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以物态形式存在的、物化的文化实体,它记载着人类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足迹。
3.“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语义考察
既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译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将“Intangible”与“非物质”等同起来。那么,这两者的含义是否完全等同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察“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语义。Convention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指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
宋俊华等[5]35指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前者中的“文化财富”是活态的、不断被发展和创新的;后者中的“文化财产”则是静态的、不能被发展和创新的。(2)前者的载体是特殊的物质即具有能动性的人,后者则是静态不具有能动性的物质。(3)前者的价值主要指向传承人继承和不断创新的文化;后者的价值主要指传承物本身。(4)前者的传承是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体示范、综合示范或表演等进行的,传承人既是遗产的接受者又是其创造者;后者的伟承则是通过物的传递进行的。显然,“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更凸显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以及文化传承者的能动性;而“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则突出文化遗产的静态性和物态性,其主要指向是传承物本身。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更直接地认知“Intangible Caltural Heritage”。截至2018年底,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共有41项(见表2)。
三、从“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汉译看术语翻译的语义选择和策略考量
术语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术语的翻译都不可轻易为之。译者在进行语义考证之后,还要做好语义选择,同时还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翻译策略。下文将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汉译为例,探讨“非遗”术语翻译中的语义选择和策略考量。
1.术语翻译中的语义选择
语义选择是术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对术语原文的语义定位和术语译文的语义选择与确立。
(1)术语原文的语义定位
术语翻译时,首先要确定其原文语义,其次才是译文的语义选择。比如“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有人认为可以沿用日本学者提出的“无形文化财”,将其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我们认为,“无形文化遗产”的译法并不准确,因为“无形”一词语义较为抽象,不利于受众理解。由于“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翻译关键是确定“Intangible”的语义,因此我们应在“Intangible”对应的汉语语义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该术语意义的选项。
笔者在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查询到其给“Intangible”的词条释义如下:“Intangible (adj.),①not solid or able to be seen or felt,although real,and therefore difficult to explain exactly or show;②An intangible asset,is something valuable which a company possesses which is not material,such as good reputation.”[9]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给出的词条释义如下:“not made of physical substance: not able to be touched: not tangible.”[10]可以看出,“Intangible”与“Tangible”构成了一对相对的概念,“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物态性,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强调的是非物态性,译者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2)术语译文的语义选择与确立
由于词汇存在多义性,翻译时应当根据术语原文的意义进行语义选择。既然“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强调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传承性,这就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存在偏误,因为“非物质”不符合“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所要表达的内涵。
这里涉及到对“物质”的理解。《辞海》[11]给“物质”下的定义为:
①与“精神”相对。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根本特性的高度概括,因而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相混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能为人的感觉和意识所反映,但不能穷尽。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对物质的属性、结构、形态等的新认识,不断证实和丰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②指实物、生活资料、金钱等。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
《中华大辞林》[12]给“物质”下的定义为:“①独立存在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如物质运动/物质不灭。②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如物质享受,物质待遇。”从字典给出的释义看,“物质”多用于抽象意义,不太适于意指具体的物体或实体,比如“物质文化生活”是指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的概念。长期以来,“物质”概念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固化为与精神相对的抽象概念,比如,一提到“物质文明”人们立即会想到“精神文明”,同样,人们看到“物质文化”时就会立即联想到“精神文化”。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又在多大程度上呈现了“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内容和意义呢?答案不言自明。
宋俊华等[5]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名实不符”,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物质”,“非物质”即“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精神文化遗产”,那么,定义第一类要件中的“社会实践”“工具”“工艺品”“文化场所”等显然与概念自相矛盾了。他们指出了“非物质”概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本身“自相矛盾”,这种理解有合理之处。但是笔者对术语概念的理解持另外一种看法,即学术术语具有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一些术语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并引起其外延不断扩大,甚至使概念显得有些“自相矛盾”,这一现象在很多学科都存在。在翻译这一类概念时,不能只看其字面意义,而是要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语义选择。“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文化形式虽然需要借助实物或实体形式存在,但其内核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应把这一层核心含义传达出来。
笔者建议将“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译作“非物态文化遗产”。这种译法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其一,《中华大辞林》将“物态”解释为:①物质存在的状态;②景物,如山光物态;③世态,如物态民情。“物态”一词既有抽象意义,也有具体意义,与“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含义对应。据此,前文所提及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就是一种“物态文化遗产”。其二,“非物态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传递了原文中此种文化的存在形态,而且可以消除“物质”概念造成的歧义和误解,有利于研究者和管理机构人员对“非遗”现象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推动“非遗”研究的发展。
2.“非遗”术语翻译策略反思
关于术语翻译问题,辜正坤[13]曾这样说过:有如此多的重要术语的译文值得推敲、矫正,可见翻译界任务之繁重,也可见翻译界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可以左右学术界,非一世,便一时。我们无须去推究是谁第一个译成了什么用语,但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语言识别力变得更加敏感些,而不至于人云亦云或完全盲目地接受已变成了书面文字的用语。术语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译者必须严谨对待。就翻译策略而言,“非遗”术语翻译应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力求做到语义等值。所谓语义等值,是指术语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上应是对等的。换句话说,译文读者能够通过术语译文准确领会术语原文的语义内核,不会产生歧义。语义等值是对术语翻译的基本要求,也是术语翻译中的困难所在。译者必须对术语进行文献考证,甚至田野调查,弄清原文的语义所指,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语义等值项。显然,用“非物质”来翻译“Intangible”,对原术语复杂灵活抽象性特征形成了遮蔽,用“物质”一词的具象意义替代原术语的抽象概念,忽视了“物质”一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深厚的哲学意蕴。
其二,兼顾文化功能对等。“非遗”术语是“非遗”现象的浓缩性表达,能够呈现某一“非遗”项目的核心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语言差异的背后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术语翻译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对等,还要兼顾文化功能方面的对等。无论是术语原文的语义考证,还是术语译文的语义选择,都要注意这一点。译文语义的选择与确立不能仅从语言字面意义上去确定,而是要考察术语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和文化传承,同时还要认真考察术语译文应当具有的文化意义功能,使译文符合目标语文化的接受习惯。就文化意义而言,汉语中的“物质”概念要比英语中的“Tangible”更广(上文已经进行了考证),所以,“非物质”与“Intangible”也没有达到文化功能对等的要求。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非遗”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相关的翻译活动逐渐增多。“非遗”术语翻译关系到国际间文化、学术交流的开展,“非遗”术语翻译无小事。本文通过考证“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语义特征、文化内涵及其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探讨“非遗”术语翻译中译文意义的选择与确立。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并未准确表达原术语的语义内涵,建议将之改译为“非物态文化遗产”。两者虽一字之差,但是“非物态文化遗产”能更准确地表达原术语的内涵意义。术语翻译应做好术语原文的语义考证和术语译文的语义选择,同时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惟其如此,才能做好“非遗”术语翻译工作。限于篇幅,本文仅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翻译为例进行探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从更广层面上开展“非遗”术语翻译问题研。
参考文献:
[2]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03)[EB/OL].(2003-10-17)[2019-05-10].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06.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16-05-17)[2019-05-10].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
[4]无形文化财[EB/OL].(2018-09-12)[2019-05-10].https://baike.so.com/doc/133996-141571.html.
[5]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6]中国世界遗产名录(2018)[EB/OL].(2018-10-10)[2019-05-10].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4%B8%96%E7%95%8C%E9%81%97%E4%BA%A7/2508489.
[7]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EB/OL].(2018-12-09)[2019-05-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09/18/801232_335779264.shtml.
[8]陈勤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R].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14-11-20.
[9]PROCTER P.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311.
[10]DALGISH G M. 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1024.
[1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021.
[12]《中华大辞林》编委会.中华大辞林[Z].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2285.
[13]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中国翻译,1998(6):16.
引用格式:赵祥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与实——兼论术语翻译中的语义考证与策略考量[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6):139-146.
责任主编:赵长太
审 核:毛丽娜
编 辑:彭元浩
内容来源:http://qgxb.zzuli.edu.cn/zzqgyxyxb/
识别二维码(通过网页浏览器打开)可获取原文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