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传递人间至爱的好母亲——周朝喜
周朝喜,女,47岁,群众,綦江区登瀛学校教师
她的儿子出生15天,便查出患有苯丙酮尿症,5岁半时又被查出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1岁半后只能靠坐轮椅代步,医生预言“活不过18岁”。她不言放弃,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儿子,和儿子一起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与病魔抗争。在19年的照料陪伴下,儿子打破了“活不过18岁”的预言,成功圆梦大学。为丰富儿子的生活,她利用寒暑假时间,独自一人带着儿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累计数十万公里,去过近100座城市。此外,她还悉心维护1400人的病友群,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慰藉,成为拥有十多个“儿女”的“干妈”。她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呼吁关注罕见病群体,为近百个困难家庭筹得康复辅具及爱心善款,帮他们渡过难关。曾荣获“中国好人”“重庆好人”“重庆市新时代好家长”等称号。
14.十八年坚守工位,当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钢铁手臂”——胡万琪
胡万琪,男,38岁,中共党员,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副部长
他扎根港口,潜心钻研业务技能,在面积不到4平方米的驾驶室里,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一个动作重复了18年,练成集装箱吊装“无声响、一次准”的绝活。在果园港推动智慧港建设过程中,他担起了技改重担,带领桥吊司机掌握最新智能场桥远程操控系统技术,可同时对3至4台场桥进行作业,港区场桥实现无人操控半自动化远程操控。公司成立“胡万琪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团队大力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通过节约维修费用、提升码头综合效率等方式,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约1500万元。普通桥吊司机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一般在15个自然箱,而他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能达到25个,在他的桥吊下千斤重物“轻如鸿毛”。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等称号。
15.长江上的“背篓专线”:全年无休、助人为乐的客轮“摆渡人”——秦大益、曹利芳
秦大益,男,45岁,群众;曹利芳,女,43岁,群众,“渝忠客2180”运营者
他们运营着忠县长江段上“最后的水上公交”,27年如一日坚持开船运送菜农到县城卖菜,风雨无阻,全年无休,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开船。他们把菜农当亲人,免费提供早餐,帮助挑菜卖菜,即使经营入不敷出,15年也不涨一分票价。他们还成立了“2180爱心团”开展爱心活动,帮助困难家庭、资助贫困学生,累计捐赠物资3600余件,总价值100万余元,帮助困难儿童、困难群众近300名。“渝忠客2180”也被网友们称为长江上的“背篓专线”,成为一张“暖心名片”。其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央和市级媒体报道300余篇次,关注网友近500万人次。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
16.牢记初心、奉献一生的八旬党员夫妻——袁稚西、唐玉珍
袁稚西,男,89岁,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退休干部;唐玉珍,女,87岁,中共党员,市司法局退休干部
唐玉珍幼时家境困难,因为每月3块钱的甲等助学金才得以完成学业,那个时候她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回报社会。袁稚西小时候家庭贫寒,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帮助。夫妇俩前半生兢兢业业地从事了铁路、妇联、司法等工作,始终不忘初心,情系贫弱,帮助他人。退休之后,患病的两位老人虽居住在养护中心,却一心想回馈社会,“我们老了,做不了什么贡献了,只希望不给国家添麻烦,同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些困难的人。”在两个儿子的支持下,最近10年里,他们卖了自己的房产,捐出养老积蓄合计110万元,用于敬老助残等扶弱济困项目。2018年4月,两人与市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赠协议,去世后将遗体捐赠给医学研究。唐玉珍曾荣获重庆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夫妻俩曾荣获“重庆好人”称号,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
17.红岩医疗队的带头人 退役不褪色的“崔妈妈”——崔建新
崔建新,女,71岁,中共党员,陆军第九五八医院退休干部、“崔妈工作室”负责人
2013年她退役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坚持为军民义务诊疗。她倡导成立全国首支“红岩医疗队”,组建江北区退役军人“指导员在线”工作平台,成立“崔妈工作室”,创新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新模式。11年间,她组织医疗队奔赴西藏边防、贫困山区服务军民,执行“抗击疫情”“地震救灾”等救援任务。平日里,她也把一颗心用在了为退役军人及家属的服务上,经常奔走在协调退役军人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的道路上,还悉心照顾受伤的退伍老兵和困难老兵。她为退役军人及家属解决生活、工作等问题2000余件,服务军民超10000人次,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崔妈妈”。曾荣获“中国好人”“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18.让警徽光芒照亮寻亲之路的民警——彭勇
彭勇,男,59岁,中共党员,合川区公安局南津街派出所民警、“彭勇寻亲工作室”牵头人
2005年第一次助人寻亲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2008年因公致七级伤残后转岗社区警务,在工作之余走上了“24小时在线,节假日不休”的为民寻亲路,并成立“彭勇寻亲工作室”。19年来,他帮助198名求助者圆梦,2024年已助力寻亲61起,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寻亲老彭”。2019年春节期间,在线索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帮助西安胡家兄妹找到失散65年的大姐“秀秀”。2021年,帮人找到17年前债主的诚信佳话,被《人民日报》报道后引发网络热议和点赞。2024年初,帮助台湾同胞实现了两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寻亲梦。其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曾荣获“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等称号。
19.突破油气储输“卡脖子”技术的军事能源领域专家——蒋新生
蒋新生,男,52岁,中共党员,陆军勤务学院教授
他是军事能源领域的专家,从事军事供油保障研究26年。某地震灾区某部油库受损严重,在油气扩散蔓延可能引发二次爆炸的危急关头,他主动担任现场应急处置总指挥,圆满完成抢险任务,有效保护了数亿部队资源。某输油管道重大工程扩建期间,他多次深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工程现场,忍受高寒缺氧,成功解决技术难题。他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油气储输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曾获“陆军备战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7项,荣立二级表彰1次、三等功3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用光影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青年摄影师——储卫民
储卫民,男,34岁,群众,重庆青年摄影师
2017年,为了追逐光影梦想,他放弃稳定工作,开启专职摄影之旅。7年多来,他拍遍全球3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拍摄影像素材达50多TB,在国家地理杂志、抖音等国内外平台展示展播拍摄作品20余万条(次),全网点击量超3亿人次。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到十余所乡村学校和30多所高校开展公益摄影讲座。2019年,他凭借作品《北极的冬天》,成为中国大陆首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2020年起,他策划拍摄《火车看中国》《不一样的中国》《中国新塔》等系列作品,通过光影艺术向世界真实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变化发展,相关作品获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和众多网友的广泛好评,入选大理国际影会、平遥摄影大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展览;《火车车窗外的西藏风景》获得2023年哈苏大师奖;2024年,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