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短视频成为很多人每日必做休闲娱乐项目的过程中,音乐已成为短视频里越来越重要的元素,不仅让视频增色,也给音乐传播带来新变革。近期,“科目三”的爆火尤其证明了这一点,但土味传播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想持续输出内容,与音乐人长期合作就成了摆在短视频平台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周杰伦已入驻快手三年,环球音乐也和快手持续着版权合作;抖音的海外版TikTok也和华纳扩大了合作范围,短视频与正统音乐的合作,变成了必选题。
在中国短视频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最初野蛮生长,版权混乱,如今几大平台依据其各自特色,将短视频与音乐结合发展,产生的结果有目共睹。2018年3月,快手音乐部门成立;2020年,抖音音乐成立。经过几年发展,几个短视频平台各自开拓着音乐发展路径,从内容供给到营销拓展,短视频正在让音乐更容易出圈,也让产业链条上的各方获益。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2)》,音乐短视频的用户数量已超 6.5 亿,入驻各种短视频平台的音乐人超 150 万人,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发现新歌的最主要渠道。12月19日“声生”2023快手音乐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快手音乐发布了《2023快手音乐生态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有3.4亿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发布了106亿条带有BGM的短视频。从电台、电视台打歌,到音乐网站APP推歌,再到很多音乐通过短视频出圈,这种变革背后不仅是介质或技术的更迭,也是创作方式和欣赏方式的进化。
《2023快手音乐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有3.4亿位创作者发布了106亿条带有BGM的短视频
唱得好之外,短视频需要“多元”艺人
相比过去,短视频时代对音乐人有了更多要求。短视频的特质需要音乐人能够面对镜头大方表现自己,更进一步的视频直播也要求音乐人能贴近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快手音乐中心负责人于蓝介绍了他们寻找音乐人的机制,“无论是从站内挖掘还是从站外引入,我们还是更多关注他是否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音乐人。毕竟我们是短视频的平台,不像流媒体,只有演唱或者创作就可以做一个比较成熟的音乐人。”
这一方面是挑战,也是机会,因为在短视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展示自己。2023快手音乐生态大会当天,快手音乐人代表,粤语中国风音乐人、歌手陈艺鹏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视频中经常一人分饰两角,利用视频剪辑将男女两个角色的唱段融合在一起,“现在要找人传承很难,何况还有人愿意创作它和唱它更加难,所以我只能一个人唱子喉一个人唱平喉。”通过这种视频风格,他慢慢获得很多人的喜欢,“在快手里面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和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老铁”,通过在直播间不断地宣讲粤曲,他对传统音乐的推广成效显著。
《2023快手音乐生态数据报告》列举了音乐短视频创作者的内容类型。
除了音乐短视频,快手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拓展了“短视频+音乐”的其他玩法,比如通过和游戏视频、体育视频的结合,音乐的破圈广度大大扩展。据快手报告显示,在短视频 BGM使用者中,男性占比48%,女性占比52%;从年龄结构来看,以00后人群为主,占比达31%,多场景的音乐应用让快手音乐生态更加健康活跃。
《2023快手音乐生态数据报告》针对短视频BGM使用情况,对用户的音乐喜好类型进行了分析。
取经传统音乐产业,最终实现共赢
作为中国音乐产业的后来者,快手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态度谦虚务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有国内外相关发展经验可供参考,但他们仍然主动与各个版权方、内容方探讨合作模式。并在前期用实际的资源投放和现金激励,去验证想法,不断尝试。相关负责人也会与行业中其他各方进行探讨,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在以上努力下,2021年,快手首次在行业中推行短视频与直播双场景音乐结算,同时向公司机构和独立音乐人开放结算通道。截至目前,快手总共合作了1000家以上版权公司,曲库中积累千万首歌曲。值得一提的是,快手并不要求独家版权。快手科技运营副总裁黄咪咪介绍,音乐作为快手的重要内容生态构成,也秉承了尊重多样性的公平普惠原则。在快手,非爆款歌曲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有收入的音乐人中,超过56%粉丝量在1万以下,平台上近50%的歌曲使用量由‘非爆款歌曲’贡献,这使得很多音乐人在快手收获了第一桶金,收入比粉丝长得还快。”在这个前提下,快手对结算金额不设上限,这一举措有效推进了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音乐消费全面规范化,让音乐人和版权方有了更多收益入口。2023年,快手累计已为30家版权方促成了歌曲商业化场景合作,版权方音乐结算的总金额同比上涨15.5%。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随着“破晓计划”和“寻找宝藏音乐人”计划的推出,以及快手音乐人年终盛典的举办,一大批快手音乐人完成了从素人到红人的蜕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班志远认为,平台让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更容易被发现、传播,同时也为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提供了新的创作、新的表演方式以及新的收入来源。
新京报记者 吴龙珍
编辑 田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