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集
在佛造像中,有佛、菩萨的单尊造像,也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一佛二弟子像、一佛二菩萨像等造像形式,都是比较常见的佛造像。
1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十六国(304–439)
金铜-通高28.1厘米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 出光美术馆藏
2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北魏孝昌元年(525)
金铜-通高60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3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北齐(550–577)
大理石
发现于河北
法国巴黎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局部)
4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北齐(550–577)
白石-高46厘米
日本东京港区 根津美术馆藏
5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北齐(550–577)
大理石-高119厘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背面)
此造像曾修复过,表面仍遗存贴金彩绘的痕迹。正面刻释迦牟尼佛、二弟子及二胁侍菩萨。主尊佛面相饱满圆润、肉髻平圆;身着袈裟,有双阴刻线式衣褶;体格健硕,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双手比例略大,手指姿态自然生动,细腻逼真。
佛左右两侧分置弟子、菩萨像,形体较小,以衬托主尊。菩萨头戴高宝冠,小腹微凸,着长裙。莲瓣形举身光精美华丽,中间顶端为佛塔,有二童子托塔,外层左右各浮雕四供养飞天,手中持物,两两相对。佛头光饰花鬘与莲瓣。佛背面像为思维菩萨半跏趺坐于菩提双树下,雕刻亦十分细致精美。
6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盛唐(712–756)
金铜-通高16.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造像为一铺五尊鎏金铜佛像,置于四足连铸的花式壶门台座上。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下为覆莲基座。佛肉髻高耸,双眉与鼻梁线条相连,五官深邃;身披袒右袈裟,襞褶线条疏密相间,悬裳遮座垂落;左手抚膝,右手做说法印。头光及身光透雕,上下衔接,内有卷草纹,外缘如火焰纹样。主佛两侧各立一弟子,为迦叶与阿难,其形体虽小,却仍可辨识各自不同的表情与性格特征。
台座上前缘左右各伫一胁侍菩萨,带环形头光,双手合十立于莲台上。覆莲基座前方为博山形香炉,旁二狮侧体相对。
整铺造像简括朴实,为盛唐(712–756)流行的造像形式。
7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唐代(617–907)
金铜-高22.3厘米 宽18.6厘米
日本东京港区 根津美术馆藏
佛高肉髻,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带莲瓣形火焰纹头光。二菩萨绾发戴冠,双手合十,身披帔帛,下系长裙,跣足立于莲台。二弟子带双重圆形头光,立于佛两侧。
佛座前博山形香炉,由地神承托,左右各有一位供养人,合掌,呈胡跪姿,两侧另有一蹲狮。
人物头部比例较大,面相圆满,身躯丰硕。衣褶表现稍微夸张,据推测为唐代8世纪中叶以后的作品。
此像铜质鎏金,依像模锤鍱而成,其佛像凸出部分厚达5厘米,如圆雕般具有量感,与一般锤鍱作品相异。据推测经特殊的捶打技法完成,是一件具特殊金属工艺技巧的唐代珍贵艺术品。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禅 林 chanlin
禅 宗 智 慧 的 耕 耘 者
【微信号】chanlinorg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