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shxinneng

http://g8akg8.riyuangf.com/comshxinneng/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杨伟建
  • 电话:86 021 56687656
【专题理论】一文读懂什么是“健康城市”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城市要怎么“存活”?
发布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专题理论】后疫情时代,我们的城市要怎么“存活”?丨一文读懂什么是“健康城市”

【专题理论】一文读懂什么是“健康城市”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城市要怎么“存活”?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范围的城市正常运转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健康,对个人来说,是事业有为和家庭幸福的基础。对城市来说,也同样是城市兴旺发达的前提和有效治理的重要方面。

健康城市 | 健康人居 | 后疫情时代 | 公共卫生事件

【前言】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范围的城市正常运转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实际上这次疫情的景象并非第一次出现......

从雅典瘟疫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盛行,几乎每一次大瘟疫的流行都由人类行为所造成,人类在征服自然、创造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同时,也为瘟疫的流行提供了温床。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染病已经开始对自然生态系统和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

健康,对个人来说,是事业有为和家庭幸福的基础。对城市来说,也同样是城市兴旺发达的前提和有效治理的重要方面。疫情,既是一次大考,也将促使我们反思、改进城市建设领域的价值追求与目标设定。同济大学王兰教授曾指出:“健康必须是城市规划者的首要重点,这也是国际世卫组织一直强调的。”

【阅读指南】

01 概念解析丨何为“健康”,如何理解“健康城市”?

    ①健康

    ②心理健康

    ③健康城市

02 研究进展丨对于“健康城市”我们做了那些努力?

    ①政府决策

    ②研究团队

03 学科聚焦丨风景园林在后疫情时代对改善“公共健康”有什么关键作用?

04 热点议题丨在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探讨?

    ①规划方面

    ②管理方面

    ③保护机制方面

05 设计手段丨“后疫情时代”迈向“健康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是什么?

    环节一:隔离传染源

    环节二:切断传播途径

    环节三:针对易感人群

06 实践案例丨国内外有那些有有关“健康城市”的成功案例?

    国内五座“健康城市”优秀实验建设区。

07 现存问题丨目前国内的“健康城市”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问题一:缺乏足够的发展资源供给

    问题二:健康城市发展政策落实困难

    问题三:健康城市发展形态单一

08 未来展望丨“健康城市”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未来建设的“四步路径”。

09 福利领取丨国内研究团队近五年优秀论文成果汇总

#01 学科聚焦

风景园林在后疫情时代对改善“公共健康”有什么关键作用?/

健康

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倡导全球性行动战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4年多伦多召开的“2000年健康多伦多”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康城市”(Healthy City)的概念。

1994年,世卫组织将健康城市定义为“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02 研究进展

/

政府决策

►1989年,我国 正式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为建设健康城市奠定了基础

►1994年之后,在京、沪等地陆续开展了“健康城市”项目试点。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形成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监测与评价。

►2018年开始,全国爱卫办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并据此对38个试点市开展了评价工作。

►2019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工作,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全国健康城市评价工作办公室,在全国爱卫办指导下,牵头完成了2018年全国健康城市评价工作。

►2021年1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着重探讨其对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和启示,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高层论坛成功发布《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

研究团队

清华大学:李树华、康宁、史舒琳......

[1]李树华,康宁,史舒琳,杨荣湉,姚亚男.“绿康城市”论[J].中国园林,2020,36(07):14-19.DOI:10.19775/j.cla.2020.07.0014.

[2]李树华,刘畅,姚亚男,詹皓安.康复景观研究前沿:热点议题与研究方法[J].南方建筑,2018(03):4-10.

[3]向鹏天,康宁,李树华.我国健康度假地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点[J].景观设计,2022(04):4-9.

[4]李树华,姚亚男,刘畅,康宁.绿地之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机理——绿色医学的提案[J].中国园林,2019,35(06):5-11.DOI:10.19775/j.cla.2019.06.0005.

[5]宫宸,史舒琳,孟令爽,杨荣湉.系统性自然接触的健康效益——以成都公园城市为例[J].景观设计,2022(04):22-27.

北京林业大学:郑曦、李倞、李慧、边思敏......

[1]郑曦.健康景观[J].风景园林,2023,30(01):6-7.

[2]李倞,杨璐.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探讨[J].风景园林,2020,27(09):10-16.DOI:10.14085/j.fjyl.2020.09.0010.07.

[3]李慧,李春义,南海龙.森林疗养[J].风景园林,2017,No.142(05):4451.DOI:10.14085/j.fjyl.2017.05.0044.08. 

同济大学:王兰、刘悦来、陈筝......

[1] 王兰,廖舒文,赵晓菁.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4):4-9.

[2] 段进,杨保军,周岚等.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J].城市规划,2020,44(02):115-136.

[3] 王兰,李潇天,杨晓明.健康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应对[J].规划师,2020,36(06):102-106+120.

[4] 王兰,凯瑟琳·罗斯.健康城市规划与评估:兴起与趋势[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4):1-3.

[5]刘悦来,潘达祺.疫情背景下社区花园实践与公共健康促进探究[J].园林,2023,40(04):26-33.

 

重庆大学:谭少华、何琪潇......

[1] 何琪潇,谭少华,刘诗芳.城市公园空间庇护感与人群身心健康恢复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园林2022,38(03):6671.DOI:10.19775/j.cla.2022.03.0066.

[2] 谭少华,杨春,李立峰等.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20,36(02):53-58.DOI:10.19775/j.cla.2020.02.0053.

 

华中农业大学:钟乐、张引......

[1]易凤霞,钟乐.中国近代风景园林与公共健康的关联:基于《申报》数据的分析[J].中国园林2023,39(02):3842.DOI:10.19775/j.cla.2023.02.0038.

[2]钟乐,张毅,杨胜兰等.健康公园健康人——依托自然保护地促进公共健康的国际经验[J].风景园林,2023,30(01):3844.DOI:10.12409/j.fjyl.202206240361.

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提前预告:以上提及的“国内研究团队优秀论文成果”可在文末自行领取!!!

#03 学科聚焦

风景园林在后疫情时代对改善“公共健康”有什么关键作用?/

从改善公共健康角度来说,风景园林医学治疗的合作可以看作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在疫情期间,风景园林强调支撑和辅助功能公园绿地可以用于缓解隔离带来的社会焦虑,临时承载更多的医学隔离治疗和基本生活服务功能。

在非疫情期间,风景园林主要针对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进行长效调理通过公园绿地引导居民从事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推广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发挥治本功效。

#04热点议题

/

针对需求的变化,风景园林将在规划设计、管理和保障方面探索新的方向可以选择从以下 3 方面,细分为 7 个热点议题方向进行探讨。

►规划设计方面

通过优化公园绿地结构体系和营造邻里健康场所来实现公共绿色空间和家庭小微绿色空间的互补,同时预留防疫和应急服务所需的弹性空间,达到疫情和非疫情期间的公园绿地使用平衡。

►管理方面

通过运营公共健康项目和构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健康改善和卫生防疫服务。

►保障机制方面

依托新公共卫生合作探索多方资源融合是一个重要趋势,风景园林需要强化效益评估,并实现多方投资、多学科领域合作和社会管理介入

#05 设计手段

“后疫情时代”迈向“健康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是什么?/

面对所在的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空间规划核心思路便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减少传染性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支撑传染性疾病流行后的应急救助。根据流行病学,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包括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以及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3个基本环节,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包括。

环节一:隔离传染源

►城市层面

基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考虑各类用地布局,降低生态空间破碎化。同时划分防疫空间、隔离带,配置地区综合支援中心及规划交通和物资应急预案等。

►社区层面

避免将可能为病原体来源的设施布局在住区核心或上风口,并以15分钟生活圈为范围,有效布局防疫物资等。

►关键设施层面

在关键设施层面,合理选址传染病医院,特大城市考虑建设综合医学城等,并且尤其注重关键设施的平疫结合设计

环节二:切断传播途径

►城市层面

在城市层面,基于大数据开展居民时空行为分析以明确交通组织与防护方式;

►社区层面

在社区层面形成公共健康单元,提高混合用地布局。

►关键设施层面

在关键设施层面,对医院、超市等分时段控制人流,对公共建筑空调重新设计,增加乡村地区应急护理设施等。

环节三:针对易感人群

需多考虑到在疫情发生前对易感人群的日常健康设施规划,以尽量减少易感人群数量,在疫情发生后则要多关注对其的保护,合理规划老年人照护机构的平疫结合使用。

#06 实践案例

/

案例一、苏州市

——敢为敢闯,主动健康促进健康城市新发展

苏州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密不可分,与当地二十多年持续发力、创新推动密切相关。苏州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第1名,张家港、太仓、常熟、昆山分别以县级市第1、2、3、9名,获评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案例二、桐乡市

——打造独特城市IP,桐乡拥抱大花园

桐乡市健康城市建设着眼于以人为本,结合“互联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健康城市建设的道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名副其实的“先行者”。

案例三、琼海市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琼海市作为全国38个健康城市试点单位之一和海南省首批省级健康城市试点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和海南省爱卫办对健康城市试点单位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弘扬健康文化、培育健康人群、弘扬健康文化、发展健康产业”六大工作科学部署。

案例四、北京松山

——打造森林疗养,营建健康细胞

自2014年开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先后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密云区史长峪村等地开展森林疗养步道和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示范。

案例五、丽水市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浙江省丽水市,近年来牢记重要嘱托,创新运用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深入推进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载体,交出了高分“生态报表”和亮眼“发展报表”

#07 现存问题

/ 目前国内的“健康城市”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问题一:缺乏足够的发展资源供给

健康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从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源的匮乏、社会老龄化严重,物力资源的供给不足,城市的发展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等,直接影响健康城市的发展质量

问题二:健康城市发展政策落实困难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稳固健康城市发展的基石。然而,部分地区的健康城市发展,多采用照搬其他地区成熟发展机制的策略进行布局。照搬固然能解决健康城市发展时效性不足问题,但对于相关政策落实造成负面影响,使健康城市发展难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核心优势

问题三:健康城市发展形态单一

健康城市的发展,不应单方面基于人的影响因素进行布局。而要从经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活动、产业建设及人民群众基础需求多个方面进行规划。

#08 未来展望

“健康城市”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优化健康中国视域下发展资源配置

优化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发展资源配置,将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嵌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体系

►创新健康城市发展的特色机制及模式

根据本地区发展建设的特点、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等,综合性地做好健康城市的发展评估,分析健康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需求及发展目标,开发具有当地发展特色的机制及模式,确保相关发展政策的落实,能发挥健康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及激励作用,是新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

►建立健康城市发展研究、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发展研究与评估体系,有助于更好明确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向,拓展健康城市的发展路径。

►推进健康城市发展的技术革命

新兴技术及高精尖技术运用于健康城市发展建设,能提升健康城市发展建设的前瞻性,使健康城市建设发展充分保持先发优势,对提升健康城市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观点及文字图片来源于:

[1]徐瑞,吴莉莉.健康中国视域下健康城市发展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3):28-30.

[2]陈然,赵晶,邵壮,段凯彤.城市疫情背景下的19世纪后期城市公园发展与应对举措研究[J].中国园林,2021,37(11):81-85.DOI:10.19775/j.cla.2021.11.0081.

[3]李倞,杨璐.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探讨[J].风景园林,2020,27(09):10-16.DOI:10.14085/j.fjyl.2020.09.0010.07.

[4]王兰.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的健康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建构[M]//王鸿春,盛继鸿. 健康城市蓝皮书: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8-31.

[5]王兰教授学术报告——《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空间规划思考》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供读者参考,本文仅供学习分享使用。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删除。*Some of the text and image resources in this article come from the Internet, for readers' reference only,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sharing purposes only. If any of the sources are incorrectly marked or violate your legal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backstage to delete.

文章整合 | 莎莎

排版 | Cloud审核 | 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