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霸王茶姬走红东南亚:全年无淡季,一天卖了3万杯
2025-02-02IP属地 湖北0

11这天,马来西亚的中国奶茶店爆单了。


28家店,一天卖出3万多杯,平均日营业额突破2.5万。


2019年,刚在云南站稳脚跟的霸王茶姬,就在马来西亚开出首店,发展至今在当地已拥有28家门店,并向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家开始延伸。


在疫情影响下,新茶饮今年出海发展得怎么样?还有没有机会?




在东南亚卖奶茶

单日最高营业额突破3.5万


“每家店都围着四五十辆外卖摩托车,没有折扣、不能堂食,靠做外卖,28家店卖出了3万杯,平均日营业额2.5万,最高的一家店一天卖了3.5万。”


这是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双11”当天的销售业绩。“当地人对中国奶茶的热情太高了。”霸王茶姬海外负责人表示。



“出海计划”,霸王茶姬开始得很早。


2018年,霸王茶姬在云南站稳脚跟,陆续进入广西、贵州等地后,2019年3月,在国内不到百家店时,又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同年8月15日在吉隆坡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凭借着较高的中国风辨识度、以及记忆点明显的茶味口感,霸王茶姬已经在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地开设门店近40家。


在马来西亚,有星巴克、麦当劳的地方,大概率会有一家霸王茶姬,他们70%的店开在大品牌隔壁,面积在60~100平,月均营业额能达到30万人民币。



从Facebook、Instagram上的分享来看,在马来西亚,霸王茶姬已经在当地消费者中拥有了“健康奶茶”的标签,其爆款“原叶鲜奶茶”也深入人心。


事实上,在东南亚国家的街头,可以看到KOI、贡茶、蜜菓、日出茶太,也能看到蜜雪冰城和益禾堂身影,还有喜茶和奈雪的门店。


常年温度30℃,又偏爱甜食的东南亚,会是茶饮的下一个增量市场吗?受疫情影响大吗?



租金人工低30%,全年无淡季

马来西亚市场的8个发现


结合霸王茶姬等品牌的出海情况,我总结了东南亚茶饮市场的一些特点:


1. 平均温度接近30℃,全年无淡季


淡旺季明显、生意差别大,是国内茶饮的一个痛点,淡旺季客流量和产品需求的巨大差异,让很多行业人无奈。


但在马来西亚,全年平均气温接近30℃,几乎是茶饮业的“黄金气温”,一年四季都有冷饮需求,没有淡旺季之分。



2. 需求旺盛,一天要喝2~3杯


因为气温高,当地人对“饮料”的需求本身就比其他地区更旺盛,“很多人一天最少要喝2~3杯冰饮品。”霸王茶姬海外负责人告诉我。


因此,在马来西亚,茶饮的第一需求是解渴,其次是拍照和社交。


在当地卖茶饮,做好“解渴解暑”,同时在颜值和打卡上做出附加值,就有做品牌的可能。“当地人认准一个品牌,忠诚度和复购率是很高的。”


3. 奶茶比水果茶更受欢迎


相比于以水果茶为主流的国内市场,在东南亚市场,奶茶反而更受欢迎。


在霸王茶姬的产品中,原叶鲜奶茶系列销售占比超过60%,伯牙绝弦等国内的爆款单品,在马来西亚依然受欢迎。


这得益于霸王茶姬独特的产品策略,在东南亚市场,并没有一味的通过多料、多水果等方法吸引眼球。


他们反而在“茶味”上独辟蹊径,例如伯牙绝弦坚持使用六斤茉莉花拼配一斤茶叶,制作成茉莉雪芽茶底,配上鲜牛奶,打出“健康奶茶”的标签。


4. 做出品牌感也不易,员工至少会3国语言


除了气温高、需求量大,提到东南亚市场,很多人的印象是“房租和人工成本低”。


事实上,从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的开店情况来看,如果想要做出品牌感和好的体验感,成本并没有想象中低。


“我们的员工要求至少会汉语、英语、马来西亚语,甚至一些门店因为顾客闽南籍华人多,就要求员工还要会讲闽南语,对员工的学历和整体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成本仅比国内低约1/4。”


“还有租金成本,因为门店大部分开在顶流购物中心的C位,并不是随意的街边店,平均会比国内房租低1/3,且因为售价要比国内高出3~5元人民币,毛利会有提升。”霸王茶姬海外负责人表示。



5. 相对口味重,突显“茶味”更能吸引消费者


东南亚人相对喜欢“重口味”,甚至有人说,在东南亚,“奶茶要甜到喉咙被黏住”才能卖得好。


到底是该迎合市场加更多糖,还是坚持少糖“健康”的记忆点?


霸王茶姬的做法是:点单之前先试饮,分别试饮全糖、半糖、7分甜等不同甜度,喜欢哪个点哪个,糖度和国内的量一样。


针对当地人口味重的特点,霸王茶姬在产品上凸显“茶味”,用更健康、更能传递品牌理念的茶感,来教育市场,引导消费者的感官。


这样既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也不会让品牌损失健康标签,反而在当地树立了“讲究细节”的品牌感。


6.营销活动敏感,3000个联名杯秒售罄


东南亚消费者,还处于对营销格外敏感的阶段。国内玩过的营销方法,都可以通过在地化改良后,在东南亚重做一遍。


比如用中空杯在奶茶底部加入小礼物的“盲盒奶茶”,在霸王茶姬海外店就格外受欢迎。



还有,霸王茶姬和马来西亚国宝品牌:皇家雪兰莪,联名做的周边水杯,3000个杯子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抢空了。



在马来西亚国庆节时,根据当地的文化,制作“国庆限定杯”,消费者可以根据马来西亚的元素,在杯子上涂鸦。



7. 户外广告效果好,公益活动拉好感


在开拓马来西亚市场,霸王茶姬用了线上线下组合,同时结合公益活动的方法。


如果开车在吉隆坡转上一圈,在很多核心地段,高速路口的户外大牌上,会看到很多霸王茶姬的户外广告,而且很多是LED视频形式。


其次是上线东南亚最大的外卖平台Grab,在马来疫情疫情严重时,借助外卖渠道恢复常态化经营。同时和Grab合作推出外卖订购宣传片,从一个普通外卖员的角色出发,传递霸王茶姬的品牌温度。


在高势能的线上和线下渠道均有布局,很容易在当地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有实力”的认知。


公益活动也没落下,口罩短缺时,霸王茶姬及时联系供应商预定,为顾客、门店周边商户、环卫工人等群体,前后赠送超过10万只口罩,被很多当地人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也凝聚了大量好感。



8. 出海开店,选对合作方很重要


到东南亚开店,除了本身的供应链支撑能力、管控能力之外,当地的合作伙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店成功率。


麦当劳、肯德基等头部餐饮品牌,在全球市场拓展时的策略也是如此,借助本地餐饮集团的力量,在选址、运营和推广上享受一定便利,以提升开店速度。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凭借着国风标签和独特的产品理念,吸引了马来西亚羽毛球一哥李宗伟的注意,最终达成合作意向,李宗伟在当地有极高的知名度,对外来新品牌来说,有很好的背书作用。




东南亚奶茶正在洗牌

有入局的机会吗?


前两年,出海是新茶饮的集中动作,但目前从很多行业人的反馈来看,较早出海的品牌,有一些已经出现经营不善、闭店等情况。


媒体调查显示,东南亚市场正在面临着一次洗牌。部分从内地、港台发展过去的品牌,因为辨识度有限、营销能力不足,火了一阵之后,正在东南亚逐渐“过气”。


东南亚市场,对一个品牌的质感、审美、辨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主打“国风好茶”,也成为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形成品牌认知的一大优势。一方面在国外的门店中,戏曲脸谱文化、中国古汉字内容、霸王别姬插画的呈现,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东南亚年轻人的“社交好去处”。



另一方面,在产品上,茶感明显,清爽、不腻、有茶香的产品记忆,引导消费者的感官,让消费体验更明确。


对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海外市场的客群来说,戏曲、脸谱等是仅次于瓷器和茶的中国符号,更容易识别记忆。


选择重点布局西南市场、依托区位优势进入东南亚市场,帮助霸王茶姬避开了与众多新茶饮品牌的正面交锋,并赢得了独立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峰瑞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李丰分享过一个观点:当一个行业凑齐以下3个因素,中国品牌登顶的机会就会到来。


  • 第一, 中国成了某个产业的第一大产业链;
  • 第二, 中国成了这个产业的第一大消费市场;
  • 第三, 这个产业发生了产业升级或者剧烈的技术变革。


代表中国文化的新茶饮,显然已满足上述条件。


全球范围来看,疫情很难在短期内结束,但是对海外市场,我们要保持关注,时刻做好出海的准备,因为茶饮已经具备了出海的实力和基因。


未来,中国茶饮品牌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去放眼全球。

现了吗,秋季上新过半,奶盖类产品正在茶饮店高频出现。


百分茶的手剥红石榴奶缇、茶颜悦色的少年庄周、古茗的芝士青提,都是用奶盖来增加饮品的口感层次。


而沪上阿姨的经典款“芝士葡萄奶盖”,最近也被网友冲了一波。


奶盖为什么又火起来了?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奶盖”成为秋冬上新热门

背后的原料趋势值得关注


入秋以来,奶盖又火起来了,最近有很多茶饮品牌都在上新奶盖产品。


比如乐乐茶的无事石榴酪酪,以云芽茉莉为茶底,搭配新鲜石榴,果肉饱满,一口下去石榴的甜混合的茶香,特别清爽,再加上顶部醇厚咸香的芝士酪酪,口味丰富。


百分茶的手剥红石榴奶缇,以雪芽茉莉绿茶汤打底,配以手剥爆汁石榴果肉,顶部添加海盐奶缇,实现咀嚼感和味觉的多重满足。



茶颜悦色的少年庄周,是一款带有微量酒精的饮品,紫苏桃子味的果茶上添加焙火香气的烟火乌龙奶盖,喝起来有点微醺的感觉。


古茗的芝士青提,底部大颗的阳光玫瑰青提果肉,配以顶部咸香芝士奶盖,奶香果香茶香,三种风味交织,层次丰富。


作为一杯饮品的构成要素,奶盖的加入,提高了整杯产品的价值感。


咖门发布的《2023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2022年品牌产品上新中,按小料细分种类使用频次来看,奶盖位居TOP1。



在小红书上搜索“奶盖”,有106万+篇分享笔记,在抖音上,关于“奶盖”的话题播放量3.5亿次。


而今年,很多品牌都在“乳品”上下足功夫,除了将乳基底升级以外,奶盖的口味、造型等升级也受到很多人关注。


上游供应链的“嗅觉”更为敏锐。最近,我发现伊利索非蜜斯推出的一款厚芝士奶盖浆,以生牛乳、稀奶油、进口芝士为主要原料,无香精、无色素,向天然健康、稳定便捷方向进一步迭代,目前已经在头部品牌门店里使用。


可以看出,从市场端到供应链,奶盖翻新升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今年流行的奶盖原料,纷纷升级到了更健康、更高效的“奶盖2.0时代”。

奶盖翻新升级势头明显!

我发现4个新亮点


从上游供应链了解到,今年行业里流行的“2.0版奶盖”,在口感、健康度、稳定性、打发率等多个方面,都经历了一场“奶盖技术革新”。



结合行业内顶料升级案例,我总结了几个新变化:


1、口感上,奶香更纯正,风味“醇厚自然”


喝到“范特西奶茶”时,很多网友都感受到了“有芝士味道”。


醇香微咸、有天然芝士香,是今年2.0升级版奶盖原料的一大特色。


几年前1.0版本的初代奶盖,很多都是以奶盖粉、植物奶油、鲜奶、淡奶等为主要原料,而今年,以天然稀奶油为主原料的奶盖浆在更多品牌门店里流行起来。


以伊利索非蜜斯的厚芝士奶盖浆为例,主原料是生牛乳、天然稀奶油、进口芝士等,还原7倍牛乳醇香。它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奶香更为纯正、天然,芝士留香持久,具有蛋糕的柔软口感,顺滑而不油腻。



和饮品搭配,在颜值和风味上,都能赋予一杯饮品更多辨识度和多层次的表达。


2、外卖30分钟不塌陷,“维稳”能力更强


在做奶盖产品的时候,怎样更好的维持状态稳定,是所有门店的关注点。特别是如今外卖占比逐渐提升,奶盖能不能“维稳”,成了一个关键因素。


如今的2.0版本奶盖原料,在稳定性上也做了技术性突破。


比如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能做到冷藏24小时风味口感依旧绵密、不发泡,48小时保存仍能底部不析水,能稳定地高颜值出杯。



而且,打法后状态更稳定,即便是经过外卖小哥长途颠簸,奶盖形态依旧可保持30分钟不塌陷。


3、打发率1.8倍以上,门店操作更高效


在内卷愈加严重的茶饮行业,减动作、提效率也对门店运营至关重要。


初代的奶盖,很多都需要门店现场复配,增加了一个备料环节,对高峰期出杯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的奶盖浆,已经变得很“懂事”,尽量减少门店操作。像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就无需复配其他原料,操作简单,具有强起泡性,打发率高达1.8倍以上。


对门店来说,一步到位、打发率高的奶盖浆,可以大大提升门店的出杯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4、清洁标签,天然、健康是未来的大方向


今年,从轰轰烈烈的乳品升级趋势可以看出,茶饮行业都在强调原料的健康、纯净,“清洁标签”,是新一代乳品原料的共同追求。


据了解,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是“五合一”原料(包含生牛乳、稀奶油、炼乳、奶油干酪等),原料更天然、质量更安全,也更符合现今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大趋势。

2.0版奶盖上新

秋冬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


从目前奶盖产品的推新可以预见,接下来的秋冬茶饮新品或将有更多的奶盖元素。


作为一种产品结构的构成要素,奶盖口感、外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辨识度和价值感,也提供了打造爆品的新方式。


而奶盖2.0版本升级上新,或是今年秋冬最值得关注的奶茶趋势之一。


很多品牌都已经测试、上架奶盖产品,在这轮升级中抢占先机,或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止茶饮品牌,以伊利索非蜜斯为代表,上游供应链也已经纷纷押注奶盖升级趋势,推出原料更健康、出品更稳定、操作更高效的奶盖浆原料,开拓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而奶盖升级,也符合当下行业内轰轰烈烈的乳品升级大趋势,使得一杯饮品的健康功能更加凸显。


如今对于一杯饮品来说,好看、好喝和健康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如何在“内卷”的市场打出差异化认知,顺应趋势不断升级,才是决胜的关键。茶饮品牌如此,供应链产品也是如此。


这种产品不用推荐、促销,就能卖得好,你说怪不怪!”

最近,一位奶茶店老板聊起了他们店里的蜂蜜柚子茶。由于品牌升级,在他眼里这款产品颜值已经不符合品牌定位,产品口味中规中矩,在规划新菜单前打算去掉。


当加盟商得知此消息后,表示这类产品一直销量很好,不愿下架。最后,与研发、市场部人员讨论后,最终决定仍然保留。

奶茶店老板舍不得下架的产品 有这3个特点

金桔柠檬、珍珠奶茶、西瓜汁这些产品,放在新茶饮的产品矩阵中,都不算特别出色。

但他们与蜂蜜柚子茶一样,即使有水果茶、芝士茶、豆乳茶等新式茶饮的竞争,这些成本2-3元,售价根据地段、品牌定位不同卖到7-12元的“传统”饮品,依然很抢手。


多位连锁老板表示,像金桔柠檬这样的产品,在不促销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到销量榜的前5位。而不少单店,特别是校园店老板则介绍,西瓜汁是最受欢迎的,不少人会专门问这款产品。

简单总结,这些产品有以下特点:

1、基础需求 与花样繁多的芝士茶、水果茶相比,无论是金桔柠檬、蜂蜜柚子、还是西瓜汁,他们的味道都属于极大众的类型。或酸甜、或清甜,能够有很好解渴去腻的效果。


2、操作简单 新茶饮不少产品为了突出仪式感,提升颜值,会有奶油顶、奶盖以及各种顶料、分层的做法。

但过多类似的产品,会导致出品速度降低。对于许多奶茶店而言,操作简单快捷的金桔柠檬、蜂蜜柚子茶,自然受到奶茶店老板的追捧。


3、经典产品 无论是珍珠奶茶,还是金桔柠檬,或是蜂蜜柚子,随便挑一款都是曾经奶茶店的爆款产品。知名度高、受众广,在长期的售卖中累积了大量粉丝。

简单而言,当消费者对于新品或门店推介产品无感,或者早已尝遍各种新奇产品后,这些经典产品自然成为了首选,我们可以用回归消费本质来概括这种行为。

奶茶店需要有“返璞归真”的产品

为颜值而颜值,为口感而口感,这是不少茶饮研发对当下一些新品发出的感叹。

他们表示,不少茶饮店为了追求颜值,常常会在奶油或奶盖顶上撒各种小料。为了达到类似烧仙草那样“料多实惠”的特点,不断往里面加料。

但往往只是注意了颜值,却并不在意这些小料本身的口感,或者这些小料是否与饮品搭。


比如某奶茶品牌将烧仙草中的仙草换为奶冻,宣传时喊出“半杯都是奶冻”的口号,消费评论中给到的反馈则是“奶冻太多,喝起来发腻”。

饮品的第一需求是解渴,当茶饮店过于强化其拍照、社交功能,忽略其基础需求时,当消费者发现更好玩、颜值更高的产品,只会离你而去。

相关文章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