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切实解决中大灾害应急指挥、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救援协调等方面的问题短板,认真做好我单位的防汛应急工作,妥善地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切实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处突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能力,确保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防汛应急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努力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2.依靠数据,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平台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管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多领域宣传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素质教育。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在上级正确的领导下,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大数据工作保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在各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为应急处置提供大数据工作保障。
4.整合资源,协同保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协同各行业、专业、学科的技术专长和优势,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
三、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南阳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防汛应急处突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郭彬慧担任组长,分管副职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负责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自然灾害应急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局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安排具体承担自然灾害应急处突工作。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全面组织领导,组织自然灾害应急培训和演练,协调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事后评估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在发生公共事件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自然灾害应急和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工作措施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局办公室协调联系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作出评估。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应及时报警求援。
3.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保密纪律
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防止信息外泄或处置不当造成思想混乱,对事件的信息公布,统一由局办公室负责。
五、处置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突发公共事件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应急保障,是在公共安全领域开展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技术进行攻关,完善和改进平台建设,建立大数据应用分析专家库,建立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突发公共事件数据支撑体系,根据自然灾害应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一)事故灾难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
1、发生事故时,迅速组织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
2、第一时间拨打110、119报警。
3、组织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处理事故。
4、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二)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1、根据上级要求实施处置。
2、保护好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3、迅速向上级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监管监测作用,大力支持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注重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物资保障等方面技术成果推广和应用。二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防、预警与调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整体数据防范能力,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数据支撑体系。三是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宣传周、主题党日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的预防防范、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预防防范、紧急避险(难)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逐步建立应急处置技术保障联动工作机制,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畅通。五是突发公共事件技术保障所需经费列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紧急处置的总体经费中,确保经费的落实。
七、培训与演练
(一)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提高处置现场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方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