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平板满天飞的今天,是否还有人坚持在记事本上写日记?教授觉得应该有,但肯定不多。正儿八经的坐下来写长篇日记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恐怕已成异类。
互联网兴起之后,人们开始把日记搬到博客上,QQ流行之后,又在空间里写日记和心情。后来,人人网、微博火了,我们的日记和心情又跟着搬家。再后来,智能手机来了,微信来了,长篇日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图片、句子和链接。还有一些我们想记录下来,但是不想让别人看的东西,于是笔记APP就出现了。
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取代记事APP,如手机自带便笺、日历、小笔记本、便利贴、word文档,甚至to do list 这样的清单APP也可以。用什么类型的载体记事,完全取决于人的习惯和环境,在办公室用便利贴,在外面用手机便笺,与工作相关的话多数用小记事本或者 to do list。至于为什么三胖子周围人人都带个小本本,那是因为他们不能用智能手机。
这些形态各异的小本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方便记事,快速记录一小段话,以免忘记了。长篇大论的日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即便感触再深,总结起来也是一小段文字。与其他类型的记事本想比,记事APP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能够系统化的分类保存,同步到云端后不怕丢失,可以随时回看。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很多人舍弃了便笺,宁愿多安装一个APP。
以印象笔记Evernote为例,这款笔记APP既可以拿来当工作记事本用,又可以作为私人记事本,功能做得很全,界面友好。Evernote支持文本、快照、音频、附件,并且可以建立笔记本把笔记分类,以及设置标签和搜索笔记功能,搜索可以查找到图片、音频、地理位置等。
和大多数云笔记一样,Evernote支持数据云同步,但需要用邮箱注册一个登录账号。
Evernote账户可以分为免费账户、标准账户和高级账户三种,不同账户的功能差别很大。其中,免费账户不需要付费,每月可以上传60M数据到服务器。标准账户每月收费12元,每个月可以上传1G的数据,并且可以离线访问云端数据,手机端可以设置访问密码等。高级账户每月收费18元,月上传数据量高达10G,功能比标准账户更多,可以实现文档深度搜索、一键演示搜索、智能名片扫描等功能。
作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笔记APP,其实Evernote也是有缺点的,对于只想记录私人感悟笔记的用户而言,它还是显得太正式太复杂了。其他诸如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等也有类似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百度才看准时机推出了没有太多功能的百度云笔记,主打简洁。此外,应用市场上也大量存在同类的记事APP,不过用户普遍不多。出于对数据安全考虑,不建议使用知名度太低的记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