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ESG|苏州方案,厦门ESG政策的“镜鉴”

   日期:2025-03-30    作者:pn5em 移动:http://g8akg8.riyuangf.com/mobile/quote/3789.html

2024年12月31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征求意见稿),并于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9日在市政府官网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以及中国第六座系统性制定ESG政策的城市,厦门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苏州,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配套方案。

厦门和苏州,两座区域中心城市的ESG政策和方案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路径,一个所谋者大,提出“3+2+1”工程,要打造ESG发展全国领先城市;一个精准施策,锚定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

作为两座先行城市,厦门和苏州的ESG方案也引发了人们思考: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如何从城市维度推动ESG发展?

城市之所以要出台政策推动ESG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层面的ESG政策和目标往往较为宏观,而中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地方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量身定制ESG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通过分析部分先行城市推动ESG发展的探索实践,可以发现目前在城市维度关注ESG、推动ESG发展总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视角,包括推动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ESG投资和提升城市产业ESG竞争力。

无论从什么视角出发,城市ESG政策都需要有针对性,要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即使能级(城市能级是指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具体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较高的一线城市,也需要找到自身推动ESG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如上海市聚焦涉外企业ESG能力提升,而深圳市则采取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等实施策略。

2024年3月19日,苏州工业园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ESG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配套方案,提出了六大工程和14项具体任务,包括优化空间布局、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产业融合应用、扩大开放合作、营造产业发展生态等。

《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主要目标:(1)到2025年,ESG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全区ESG产业规模超650亿元,较2022年增长超50%以上;服务赋能效应迈上新台阶,ESG产业创新中心落地,引进一批ESG领域国内外知名的认证、咨询、投资等标杆型企业。(2)到2030年,集聚一大批引领前沿的ESG服务机构、世界一流的ESG应用人才;在绿色服务、数智化管理等领域形成领跑优势,成功探索出一批ESG理念与国际开放、城市建设、企业发展融合的先进经验,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

苏州方案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在行动计划之外,出台了配套方案,并且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对企业开展ESG工作进行“真金白银”的激励。

《若干措施》配套方案从鼓励应用实践、支持产业发展、形成发展合力三个方面出发,支持ESG发展。在ESG政策支持、载体供应、运营支持等方面持续创新,积极构建ESG产业生态体系。此外,为鼓励ESG应用实践,苏州工业园还设置了多项资金奖励,以推动ESG理念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落地和应用。

图片

除资金激励外,苏州方案还非常重视搭建ESG生态,为企业开展ESG工作提供从标准、信息披露、评级、鉴证、金融服务、传播等全方位的服务。

2024年5月,苏州市工商联、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构建民营企业ESG生态体系相关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组建苏州市企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联合会、成立苏州市总商会相关行业的ESG专委会、制定苏州新能源ESG有关标准、建立民营企业ESG数字化生态平台、开展ESG智库理论研究和培训活动等七项重点工作举措。

2024年6月30日,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开园。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位于苏州国际数据港核心承载区“阳澄数谷”新建元数智湾内,将引进一批ESG政策研究、评级认证及绿色金融企业,汇聚一群ESG专业化领域的顶尖人才。同时,提出要构建“310”ESG产业体系,即将ESG产业细分为绿色服务、企业社会责任服务、数智化管理三大领域10个重点方向。

图片

厦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3+2+1”工程,即打造ESG企业示范实践、市场生态、服务保障“三大体系”,构建ESG理论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输出“两大高地”,实现建成ESG发展全国领先城市“一个目标”。其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全市ESG社会认知度显著提升,建立并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实现厦门市国有控股企业ESG信息披露全覆盖,形成一批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

图片

作为征求意见稿,厦门方案除部分目标难以衡量(如构建ESG理论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输出两大高地)、政策协同性不足、企业参与度和激励措施有限等不足外,还存在以下三个需要提升的地方。

融入中心,锚定厦门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城市,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厦门市有其自身要承担的使命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ESG政策应立足厦门城市定位,为厦门市中心工作、发展大局服务。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启动以来,国家赋予其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等绿色定位。2022年8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发起了“副中心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项目,构建了由北京ESG研究院、北京城市副中心绿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中心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ESG基金)三方为主的“一体两翼” 的结构,从而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内ESG研究、ESG综合服务、ESG产融投资的“研-产-投”闭环模式,协同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ESG发展与生态圈建设。

产城融合,培育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可持续、产城同频共振。ESG政策要为产业发展服务,这是全球普遍共识。如2023年10月,马来西亚政府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发布了国家产业ESG框架(National Industry ESG Framework),以帮助企业应对欧盟日益增加和严格的ESG规制对其企业出口的影响。厦门市ESG政策应细化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如ESG政策如何支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等。

聚焦企业,给企业践行ESG提供切实帮助。优秀的企业不但可以为城市增加税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还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不负责任,会对运营所在地的安全与稳定带来风险。因此,ESG政策的核心是引导企业负责任经营、可持续发展。目前厦门方案(征求意见稿)在鼓励企业参与ESG实践方面,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激励措施相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厦门ESG政策应从政策、资金、生态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细化,为本土企业践行ESG提供切实帮助。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