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楼市已变天,不要乱接盘
2025-04-10IP属地 湖北8

北京楼市,今年明显是分水岭。

一边是二手房还在阴跌,一边是地王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杭州土拍3月底一周内两次刷新楼面价纪录,新的纪录是8.8万/平,已经直逼北京上海。

放眼全国,杭州,上海,成都等城市都是这样,可以预见今年土拍楼面价会不断新高。

是开发商傻?还是过度自信?都不是,根本原因是楼市的玩法已经变了。

今年的纯新盘,基本都是“好房子”的换代产品,所谓的第四代住宅,在市场上吊打大部分存量新房项目,老项目则不断爆出降价大甩卖消息
就像上一篇说的,新老项目的表现,可能是冰火两重天。
什么是“好房子”?
北京规土委在2月份已经出台了“好房子”的标准,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基本是如下几点:
得房率大幅提高,户型更加舒适合理,园林公区奢华酒店化,装修品质大幅提升。
图片
显然,楼市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需要讲新的故事了。
城镇化扩张进入尾声,老故事已经基本落幕。
盛宴已经进入打扫阶段了,尽量不要为残席买单。
什么是老故事?
过去十几年的故事是 - 
开发新区,替代老城区。
因为新区容易拆迁,有足够的土地,老城区土地稀少,过去老城区拆迁还能往郊区赶人,现在越来越难了。
故事就是规划,规划就是故事。
故事都很美好,成功的却很少。
全国很成功的新区,基本上一只手数得过来,浦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等几个。
北京的通州副中心,蓝图宏伟;雄安新区,千年大计...
新城的规划都是宏大叙事,但到了兑现阶段,往往现实不如想象那么美好,人生若只如初见...
以通州为例来说,行政中心,运河商务区,环球影城,中国人民大学,三大建筑,一批三甲医院,副中心交通枢纽,确实砸了几千亿进去,最重大的工程基本都差不多了。
如果这些都没能挽救房价,房子都不好卖,后面还有多少能量?
各个行政区也都有自己的新区。
丰台有丽泽商务区、河西园区、昌平有未来科学城东西区、顺义有顺义新城,海淀有北部新区。
昌平的未来科学城的老故事不太成功,又换了个姿势,大笔一挥,讲未来科学城西区的故事。
目前来看,真正能托住房价的,只有海淀北部新区,因为确实有大量的科技公司来造富。
新区的故事基本讲完了,再依依不舍也得告别,新区除了海淀,土地都不太好卖了。
就像股市里有些故事,有的一两天就兑现,有的持续很多年,楼市的故事,有的更是长达20年。
学区房的老故事,也接近散场了,能拉动房价,促进卖地的老故事都很疲软。
那么只能开新服,开辟新的赛道,讲新的故事。
2023年,限墅令取消。
2024年,各城市普宅线取消或者大幅放宽。
同期,各地新房不再限价。
2024年下半年,住建部开始提出“好房子”;
2025年,各地纷纷发布“好房子”标准;
3月份,住建部确定“好房子”标准;
3月31日,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明确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之前2.8米),4层及以上设置电梯,对于环境噪声、隔热保暖、养老安全等等全方位进行提升。
得房率大幅提高,品质大幅提高,以前不让规划的现在都能规划,以前不让做的现在都要求做,以前不让上的黑科技都随便上,而且不限价销售。
成都已经有得房率138%的“好房子”,长沙已经有得房率145%的新盘了,北京还扭扭捏捏的在路上。
图片

核心只有一点:高价把土地卖出去。
维持房价有很多方法,提高得房率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你看到你的房子得房率75%,新房130%的得房率,你的房子破旧不堪,新房美轮美奂,会不会崩溃?
国家也说了,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未来楼市的头部就是“好房子”,价格不能跌,至于二手房价跌不跌就无所谓了。
从筹码上说,好房子是极少人拥有的,但大多数人想要的。
图片
过去大平层、别墅也是稀缺资产,北京楼市比较迟钝,上海领先了好几年,上海这几年这种头部资产涨幅领先与其他的房子。
就在中国的股市,前些年的核心资产,是白酒、新能源、医药,现在都没人要了,跌了好几年。
现在的热门资产,是科技股,半导体、AI、机器人。
绝大部分机器人股票其实就是汽配股,但现在讲的机器人故事好听,星辰大海,想象无限...
都是故事,但只要进了场子,就得按照庄家定下的规矩来玩。

全北京新房,最低价组团优惠
买房规划,新房咨询,专车带看,零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