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原高血压病房主任孙宁玲的一篇文章火了,其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再也不愿意在抖音上发医学视频了?》的文章,引起了较大反响。
事件起因是,孙宁玲主任最近一次在抖音平台上发布医学视频,但很快被下架审核了,在这条关于同型半胱氨酸的科普视频中,讲到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时,孙宁玲举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遇到)吃了二甲双胍的患者,医生会给一些维生素 B12——弥可保。”
文章中,孙主任表示:“我的感受是抖音对发医学视频接受度很低,常以审核为理由,不说原因,推脱置之不理。这种体验让我崩溃。我不上抖音,还可以在头条的视频和快手上播出。因为抖音并不是独家的。”
在随后的补充说明中,孙主任再次表示:“平台对医学视频的审核是应该的,抖音审核出我的视频暴露出的商品‘弥可保’不符合刊出的要求,我也认可。我生气的是,平台对审核过程的拖拉,为什么不能一次审核通过?为什么当初发布视频时不告知问题?等到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3 万后,你又下架视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另外,我对抖音提意见后,抖音就把我的抖音号修改了,变成了一串数字,这让我觉得抖音的格局太小。我发文主要目的:抖音在审核管理上是需要改进的。”
孙主任的抖音运营之路是崎岖的。
从 2019 年开始,孙主任在抖音平台发科普视频,平时的播放量一般只有几千,但是线上的评论反响非常好,这说明大家对医学科普是有需求的。
孙主任的抖音账号大概有 150 个视频,总收益只有 1.3 元,这说明她并不是为了收益做视频,而是真的想做科普。她的视频都是她自己写脚本、拍摄、剪辑上传的,什么都是她自己从头学的,白天上班,晚上有空了拍摄,做一条至少要 4 个小时。
她自己坦言,这样做是很笨的,现在的年轻人和现有的医学创作平台可能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但她是个新兵,也是一个想尝试学一些新技术的老人,花了很多心血去做科普,但令她郁闷的是,平台上的管理层和服务层惰性十足,出现问题,并不想着去积极协助专家解决问题。
就说这次,抖音不到 24 小时就把她的视频下掉了,说是不宜公开,可她不知道哪里错了,就到平台申诉,没有通过,问抖音小助手的群,也没有人回复。问来问去拖了 18 个小时,没有任何回复和反馈,19 个小时后终于才告诉她,要改“弥可保”这三个字。
抖音是一个做医学科普的好平台,但非常多的医生表示,其审核机制对专业医生不友好,但是却放纵一些发伪科学的“假医生”,颇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
湖北一名医生表示:“抖音审核机制不明,你发了科普视频后,如果它给你设置‘不宜公开’,从来不会给你解释原因,你自己稀里糊涂也不知道原因,非常傲慢,去找客服,客服也不搭理,装聋做哑,给医生的使用感非常差。”
上海一名医生大V 则表示:“深有同感,我的医学科普视频在抖音上也总是被‘不宜公开’,但是在B站、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上就没有这个烦恼。抖音上对专业人士的限制很多,但对于没有任何专业标签的人,则非常放纵,他们可以大肆发些伪科学和博眼球的内容。例如喝黄酒可以长寿,一辈子寒邪不侵,太荒唐了,现代医学证明,一滴酒都会影响健康,如此伪科学,还有打广告的嫌疑,抖音就这么放任不管,真是个怪现象!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本来就很辛苦,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费劲心力去做一些科普,动不动就被限制,也没有任何收益,劣币驱逐良币,实在令人寒心!”
江苏一名医生对抖音的审核机制表示非常不解:“我以前在抖音做科普视频也遇到过这个问题,谁一开始不是自己查资料,写脚本,研究拍摄手法,后期剪辑,平台维护呢?好不容易播放量上去了,跟你说有敏感词汇,孙主任这边提到弥可保,有商品名,可以理解。但我的非常离谱,‘动脉粥样硬化’我都不知道这个词敏感在哪里?审核机制要改进一下了,视频不予公开,那就请及时说明原因,要么在发布时就告知我们。也请平台一视同仁,假医生散布伪科学放任不管,只严格要求专业医生?这是什么道理?”
今年,抖音发布了一份《抖音健康科普数据报告》,让无数医生惊掉了大牙,也引起了医生群体的强烈讨论!
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医疗健康已成为抖音用户最重要的内容消费之一,平台每天为用户新增2.1万个健康科普内容,每天有2亿用户在抖音获得健康科普内容。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了除医院之外的第二大医疗生态圈,也就是说,互联网大健康已经成了新的医疗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向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聚集,兼职或全职做起了线上诊疗或医学科普的工作,这一趋势令医疗界感到震惊!
从抖音官方数据来看,截止2023年3月初,抖音已入驻了超过3.5万名三甲医院的认证医生,数不胜数!
疫情以来,医疗健康短视频堪称流量富矿,无论是播放量、停留率都远超其他内容。据快手健康发布的《2021年快手大健康行业数据价值报告》显示,大健康视频比快手整体视频平均互动量高118%;大健康直播比快手整体直播平均互动量高394.9%;养生和看病类视频存量最高;健康售卖和两性知识平均播放量最高。
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做科普,确实是一个挣钱的新赛道,已成为一种风口。很多医生放下面子,涌入了进去,在休息期间写文案、做视频,一点一点积累了很多粉丝,成为网络大V,最后变现了很多钱。
但也有一些医生,踌躇不前,放不下自己的清高和脸面,认为去互联网平台做视频是自降身份,有失体面,对此,真的很难评价。不过老话说,放不下身段,就挣不来米粮,碍于面子不去尝试,可能就与机会失之交臂了。
来自湖北某三甲医院的张医生,一个入行十年仍在主治岗位默默耕耘的医生,因为短视频而改变了命运。
作为医生,他会在看到患者康复时而感动,也会数次在与无理的患者沟通和上夜班时反思:当初为什么选择这行?尤其是,在面对孩子万把块的辅导费和父母定期的抚养费时,越发觉得生活的艰难。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一个绕不开的死胡同。
一次寻常的门诊结束后,患者起身激动问道:“张医生,太感谢您了!如果您能多给我们讲讲就好了!您有抖音吗?我想关注您一下!”
从那时起,去抖音做科普视频的念头便油然而生,在他的固有印象中,如果能成为网红医生,那可就太挣钱了。
他先是自己看别人的视频,然后查找资料、学习拍摄的步骤、查找参照物,最后在百般纠结犹豫中,劝停了“清高”的声音,发布了第1个科普视频。经过了半年的更新,现在张医生的粉丝已经达到了10万。在一次带货直播中,随着一声“上链接”,电脑屏幕中的销量曲线持续攀升,随之带来的是一笔可观的佣金。
陈医生是另一名在短视频领域做得稍有起色的网红医生,粉丝虽然不多,但也有4万了。
他表示:“我做的是两性生殖方面的科普,粉丝虽然不多,但带来的收益也够我们一家日常开销了,粉丝达到4万后,我就被允许带一些卫生纸、卫生巾和尿不湿等这些与医疗不相关的产品,佣金我觉得非常高。我打算等粉丝涨到20万,我就把医院的工作辞掉,专心做短视频,我觉得做视频比当医生爽,不受气、不加班,想啥时候工作就啥时候,全凭自己。不过我要奉劝各位医生同行,抖音的前3个月,甚至前6个月是很难熬的,90%的医生都熬不到结果就自己放弃了,我发视频直到第四个月播放量才破万,真的很难熬,我们称之为抖音黑洞期,如果没有决心,不要轻易进军短视频。”
很多医生做抖音、快手,是因为同行在做,并且效果不错,所以他们也选择做了。第一批弄潮者,他们先占领了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当大家都来做短视频的时候,抖音就不好做了,此时要沉住气,不要急,慢慢熬时间呗,坚持输出优秀作品,按照规律办事,必然能够成功,也必然能够助力你的门诊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