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汶上市亦寒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汪女士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你与经典的距离,可能就差了这套书
新闻中心
你与经典的距离,可能就差了这套书
发布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你与经典的距离,可能就差了这套书

文言文不好理解,多半是因为距离今人太远,读起来没啥感觉,读进去自然也非常困难。所以需要通过入门、导读之类的书对这些经典进行介绍,比如书的背景、主旨、内容等等,以及这些与我们现在人有多少关系。

朱自清先生对于经典的作用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比如说,《左传》中就包含了许多我们习知的成语和俗语:“多行不义必自毙(隐公元年)”、“大义灭亲(隐公四年)”、“城下之盟(桓公十二年)”、“风马牛不相及(僖公四年)。”

细读《左传》,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的了解,掌握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在欣赏叙事之真、言辞之美的同时,更可以借此观察人性的善恶,从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还有《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不读楚辞,我们无法感受到中国人有多么浪漫、古典文辞有多么优美

比如楚辞中说:“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有了楚辞,中国文人的浪漫才得以滋养,想象力、创造力才有了源泉。

所以,魏晋人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又如,读了《宋词三百首》,你会感到唇齿留香,醍醐灌顶,犹如穿越于千年前的花间柳下、西湖烟雨,会感到置身于宋代日常生活的活色生香之中。

正如古人所言,“温柔敦厚,诗教也”,“不读诗,无以言”,如果我们能自如恰当地“引经据典”,不仅会增强文章与演讲的文采与说服力,更可以增强我们的学养与自信、对于我们精神成长、灵魂塑造、人格形成都大有裨益。

不过,现代人对于古代经典常有“读不下去”的困惑。读不下去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的典籍卷帙浩繁。《史记》有52万多字,《明史》已扩至280万字,二十四史共有3259卷,再加上《清史稿》536卷,这还不包括哲学、文学类的经典作品,数目繁多的经典使读者产生了选择性的困难;

二是经典作品本身的阅读障碍,如语言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三是作品产生的时代离我们较远,读者对于经典的现代价值认识不够,对于什么是经典、经典告诉了我们什么、怎么阅读经典,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

本书是一种导读式的作品,对中国古典经典作品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大多是在经典研究方面学有专精的学者,在研究经典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香港新亚研究所哲学组博士、香港人文哲学会会长方世豪,在《中庸》导读中就这样写道:中国文化近百年来的失败,其实就是文化思想教育的失败。中国以前的知识分子都是先修养自己的。

子曰: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说:“穿着破旧、粗糙的衣服,和穿着华贵狐貉皮草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就是子路了!”穷而有志气,有自信,这就是道德气概。“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认为面对高官贵族,也不会因为他的地位而觉得他高高在上,虽是高官,也可以轻视他。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认为,如果修养好意志则可以傲视富贵,重视道义则可以轻视高官权贵。

杜甫的《述怀》:“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逃难,往见皇帝,只穿着草鞋,衣服破烂,但没有因此而窘迫、卑屈。

中国知识分子的志气本应如此。所以,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首先要堂堂正正的站立起来,尽性立诚,修养身心。可见成为知识分子的第一步,不是多高的学历、多伟岸的事业、而是修养自己的身心。

这套书由国学泰斗饶宗颐领衔,大陆港澳台40位专家学者携手创作,博取众家之长、学贯中西、跨学科解读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他们的解读,言简而义深,文笔通俗流畅。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人文关怀,读出思辨的火花,得到精神享受的愉悦!

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在《庄子》导读《我读〈庄子〉的心路历程》就将庄子和尼采进行了比较、进而联想到泰戈尔的诗句。在陈鼓应眼中,尼采和庄子都是热爱生命的。

尼采说:“世界如一座花园,展开在我的面前。”庄子则说:“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善生善死的人生态度,忽然使陈教授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愿生时丽如夏花,死时美如秋叶。”不过陈教授认为,尼采和庄子属于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尼釆不时地激发出“酒神精神”,庄子则宁静中映射着“日神精神”。

又例如,香港学者关瑞至在解读刘邵《人物论》中,开篇这样说:

二十世纪管理学人才辈出,但当中彼得·杜拉克无疑是大师中的大师,影响之巨,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所有企业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人。

所谓管理,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系列如何开发、如何选拔、如何配置、如何调动人力资源,以至获得最大产出的行为。

可惜的是,世上大多数管理人员,所做的人才决策并不理想,有研究显示,成功率低至三成,换言之,企业用人,每十次就有七次出错。”

这样的解读方式融入了学者对经典的研究和理解,既能带我们走入经典,又帮我们找到经典与现代的结合点,找到经典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给读者带来更多收获。

如今在出版和阅读领域,一方面,大众阅读品味的提高使得非专业的戏说、不顾事实的演绎历史渐渐失去了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和碎片化阅读的兴起,一些肤浅、不需要太多脑汁的阅读也越来越多地在电子媒介终端呈现。

不管怎样,高深艰涩的学术著作始终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经典之门》成功吸取这两者经验,开辟了一条学术研究大众化的“轻学术”路线,让普通人阅读经典的距离不再遥远,开辟了一块独特的阅读空间。

在《论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文中,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时代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人类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他们的思想既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先贤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主要就通过生前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及身后的图书典籍实现的,这些典籍都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精神文化方面永恒的元典或经典。

中国古代的经典可谓是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枢纽。在这喧嚣的时代,由40位著名学者,用他们独到的见地,跨学科、接地气地诠释经典,也再一次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这55种经典是理解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的枢纽,同时也是心灵疗愈、日常生活审美化、诗意栖居的好伴侣。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人的一生有限,有读不完的古书,割不断的远虑近忧,《经典之门》是我们与古今天地、圣贤哲人沟通与对话的一个通道,也是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核心基因的一把钥匙,今天就用它来打开经典之门!

老牛精选

续文脉、跨学科、接地气诠释经典,

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经典之门》

饶宗颐 / 陈鼓应 / 周锡䪖 / 马彪 / 康震等编著

领券购买更优惠

温馨提示:请登录老牛精选小程序中查看订单详情,商品发货后才能查看物流信息。您也可添加客服小哞微信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Shidaizoe微信。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公众号 “老牛的读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