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中的银行:中行曝光最高,邮储评价最好,建行掌声最多……
从年初的金融反腐、数字货币到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等等热点比比皆是,值此年末之际,笔者分析了《人民日报》3月1日至10月15日的报道链接,由于年初银行业出现了如赖小民案等众所周知的金融反腐事件,文本分析的噪声较大,因此笔者特别剔除了年初1月和2月的报道,选择了这期间的报道9805篇,其中与“银行”直接相关的报道共489篇,占比约为5%,标题与“银行”直接相关的报道20篇,占比0.2%。
笔者通过技术手段对比了各家银行在《人民日报》上的曝光度、好评度以及网友讨论的热度,得出了“中行曝光最高,邮储评价最好,建行掌声最多”的结果。
另外,笔者还根据数据,对过去一年里银行业发展事件脉落进行梳理,通过中国权威的官方媒体视角,得出了监管机构对银行的指引方向,概括起来就是, ——— 守普惠金融之正、出数字科技之奇。
哪家行银行获得的曝光度最高?
哪家行获得的评价最好?
去除今年1月、2月两个月的报道后(由于年初的金融反腐工作在《人民日报》中的占比较多,但这些报道对于大规模的文本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去除),通过微软的AZURE提供的情感分析结果来看,银行业整体的形象非常正面。其中正面评价程度最高的几篇报道梳理如下:
1、为残障人士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评价最高的报道
《邮储银行牢记初心使命 服务国计民生》是一篇针对邮储北京香山支行为残障人士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的报道,也是截止目前所有有关银行业报道中,情感分析结果正面性结果得分最高的,笔者认为这也很可能是《人民日报》上对某一家银行评价最高的年度报道了。
每一位来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香山支行的新员工,都要接受手语服务“六部曲”培训,以帮助残障群体无差别地享受基础金融服务,香山支行创新性地推出特色手语服务,用温暖服务让金融更有温度。这一服务,香山支行坚持了10年,这样的做法摘得年度最高评价应该没有悬念了。
2、的适老化改造,迎得掌声最多
《建设银行,适老服务交出温》报道了建行有关适老服务建设网点的情况,今年6月,建设银行在北京倾力打造安华支行营业部、长安支行营业部、齐园路支行、朝阳北路支行、菜市口南街支行、架松支行6家“适老服务示范网点”,并全部通过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标准认证,成为全国首批“适老服务示范网点”。
这篇报道获得的评价也很高,同时网友讨论的热度较高,评价也很积极,堪称是迎得掌声最多的报道。
国开行助学贷款、邮储银行新农贷直通车、养老金融等报道也获得较高评价。
《助学贷款,助力学子成长成才》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报道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情况;《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金融赋能润“三农”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介绍了邮储银行“新农贷款直通车”的运行情况;《中国银行苏州分行 推动“养老+金融”深度融合》报道了中行苏州分行尊老卡项目的进展。这些报道在情感分析的结果中也都获得比较高的正面得分。
五大关键词-数字货币、普惠金融、便捷、服务、金融科技
不忘初心,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放在第一位,同时要为社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坚持为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逐渐成为新时代银行业要完成的任务。
报道脉落:
年初数字货币,年中绿色金融,全年普惠服务
1、数字货币渐行渐近
5月26日的《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是今年首次以银行服务为主角的报道。在5月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多家商业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体验区,让参观者使用银行手机应用或数字人民币卡式钱包,正如标题所说,这也标志着数字人民币距离全面推广越来越近了。
6月16日的《雄安新区完成首笔“链上”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与7月18日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一百三十二万个》正式宣告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已经基本发展成熟。而9月6日《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服务》更是与贯穿全年的普惠主题结合了起来。
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绿色金融渐成重点
从7月6日《绿色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报道开始,绿色金融逐渐登上银行业报道的C位。截至2020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提升了金融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领域和亮点之一。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不能急功近利,久久为功。可以看出国家也在通过《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引导银行机构不断做大、做强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9月7日的《深耕绿色金融发展沃土》报道,就把发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四大国有银行在绿色贷款方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进行了全面的报道,通过上半年年报显示,四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其中工行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3、全年贯穿的普惠金融主线
普惠金融是贯穿《人民日报》全年报道的一条主线,其中第一篇以银行业为主角的报道是6月28日的《微众银行发挥数字科技优势 践行普惠金融使命》,微众银行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将信贷资源全面向小微企业倾斜,截至2020年末,小微企业管理贷款规模超过1200亿元,约为2020年初的3倍,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作出了贡献。
后面8月4日《让普惠金融更好惠及民生》主要报道了在普惠方面的努力、9月6日的《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服务》也将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进行了结合式的报道。普惠金融方面报道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值得观察的是9月14日《普惠金融体现为民情怀》,在这篇报道中不仅将银行业进行整体的报道,更是将普惠金融定义成了“有温度”的金融。
同时,这篇报道还指出发展普惠金融,不仅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且为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温度。有的地方把农商银行定位为“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将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不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而且还锤炼了队伍的作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普惠金融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充分问题,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正是普惠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独特意义所在,也是金融机构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比如,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很多地方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贷,额度虽然只有几万元,期限也只有几年,却成为千家万户脱贫解困的有力帮手,为解决我国绝对贫困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指明的方向:
守普惠金融之正,出数字科技之奇
从《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金融资源支持普惠、支持小微企业,保证双循环体系的平稳运行,不能出现“信贷投放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人民日报》中的导向充分说明了在疫情发生、危机降临之后,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重器,必须有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胸怀,为应对危机而让渡自身的小利益,无论是服务实体小微,还是减免1.5万亿利息,都是银行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从某种方面上讲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其实不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风控角度而是出于我国建立内外双循环的大局观而做出的决定,这样的导向已经明明白白地反应在了《人民日报》的一篇篇报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