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灭致病微生物是防控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另外,紫外线、臭氧、高温和蒸汽等消毒方法也有所应用。各类消毒剂、消毒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对各种物体有所不同,特别是消毒剂对航空器等的物体的损伤情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一、航空器消毒剂成分要求
清洗消毒剂的成分可由制造商自行选择,但应包含水、表面活性剂、消毒剂和缓蚀剂,其形成的产品应获得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应符合3.2的要求。
二、性能要求
应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清洗消毒剂原液和制造商推荐使用的稀释液进行试验。稀释剂应为ASTMD1193V型水。
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1.夹层腐蚀
按ASTMF 1110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对试件的腐蚀等级不应超过ASTM D1193 IV型水。
2.全浸腐蚀
按ASTMF 483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不应使试件产生明显的腐蚀,也不应使试件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大于表1所列数值。
3.对低氢脆镀镉钢的腐蚀
按ASTM F 1111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24h,清洗消毒剂不应使低氢脆镀镉钢试件的质量变化大于0.3 mg/c㎡。
氢脆
按ASTM F 519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不应使1a、1c或2a试件发生脆性断裂。
闪点
按ASTM D 56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的闪点不应低于60℃。
对塑料的影响
1.按ASTM F 484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不应使符合MI L-P-25690要求的聚丙烯酸塑料出现银纹、玷污或变色。
2.按ASTM F 484进行试验,对试件外表面加载13.8MPa的拉伸应力,保持30min±1 min,清洗消毒剂不应使符合MI L-P-83310要求的聚碳酸酯塑料出现银纹、玷污或变色。
对涂层表面的影响
按ASTM F 502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不应使涂层硬度降低超过2个铅笔硬度级,也不应使涂层出现条斑、变色或起泡。
对无涂层表面的影响
按ASTM F 485进行试验,清洗消毒剂不应使试件表面产生条斑,也不应留下任何需要抛光才能除去的污迹。
储存稳定性
按ASTM F 1104进行试验,存储稳定试验期后,清洗消毒剂经适度晃动应能恢复到初始外观,并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使用性能
按产品说明使用,清洗消毒剂应能从清洗表面去除普通污垢,使该表面处于消毒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可见的残留物。
明航飞行器日常预防性消毒程序
处理范围:飞机客舱空间、卫生间、垃圾间、飞机货舱及舱内集装箱、行李、货物。
消毒处理前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原则上只需湿式清洁即可,如需消毒,可使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mg/L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清扫,或其他卫生部门许可的中效消毒剂擦拭。
客舱消毒:待下客完毕后,消毒人员按由外至内、由前至后、由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舱内空气、卫生间、座位、行李架、垃圾桶等进行消毒,消毒面以湿润为准。在消毒过程中如发现虫媒,用杀虫剂进行除虫处理。
货舱消毒:
1、对舱门及货物表面进行初次消毒。
2、卸货时如发现虫媒,用杀虫剂进行除虫处理。
3、待货物、行李卸下后,消毒人员对货舱内进行消毒,方法为:由外至内、由前至后、由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舱顶、舱壁以及舱面进行消毒,消毒面以湿润为准。
注意事项:
1、消毒人员上下飞机时,应注意安全。
2、消毒器气压不宜过大,以免损坏器械。
3、消毒过程中,喷嘴切勿对准其他人。
4、消毒完毕后,及时作好航空器消毒处理记录单。
航空器消毒方法:
1、喷雾法、浸泡法、投放法
喷雾法:用普通喷雾器喷洒,以消毒液充分湿润物体表面为度。
浸泡法: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倒入废弃物盛装容器内,以废弃物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为度。
投放法:将消毒药片直接投放到污水车中。
消毒液和消毒方法的选择:
1、使用经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推荐或认可的不对航空器造成危害的消毒药剂。
2、根据消毒对象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选择消毒药物。
3、对人、畜不应有伤害。
4、选择方便、高效的消毒器械和用具。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物正确选择消毒器械和用具。
5、善于应用和借鉴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消毒的质量和效果。
诺福,作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无残留消毒产品,从进入中国开始,就致力于“环保消毒”概念的推广,致力于将先进的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案引入中国。作为新一代的生态型灭菌消毒液,诺福以其独有的生产技术,基于“活性胶质银离子”以及“食品级过氧化氢”,成为领先全球的产品。
西安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