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上瘾是精神疾病?手机瘾「玩手机上瘾是精神疾病?」

   日期:2025-01-26     作者:qeexh       评论:0    移动:http://g8akg8.riyuangf.com/mobile/news/1975.html
核心提示:新加坡一些精神病专家正向卫生部门提议把网络成瘾症和手机上瘾症列为精神疾病。对此,有专家表示,不如说是依赖手机作为逃避工作
新加坡一些精神病专家正向卫生部门提议把网络成瘾症和手机上瘾症列为精神疾病。对此,有专家表示,不如说是依赖手机作为逃避工作的借口。人们应该少玩手机,更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 

  

前日,一则消息称,新加坡一些精神病专家正向卫生部门提议把网络成瘾症和手机上瘾症列为精神疾病。不少网友调侃称自己已经与病魔抗争了好几年;也有网友反问,我有病,你有药吗?对此,有专家表示,现在人离不开手机与其说是上瘾、有精神疾病,不如说是依赖手机作为逃避工作的借口。人们应该少玩手机,更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
玩手机上瘾是精神疾病?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6月13日报道,新加坡一些精神病专家正向卫生部门提议把网络成瘾症和手机上瘾症列为精神疾病。这则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膝盖中了一箭。

  

该消息称,新加坡鹰阁医疗中心的精神病医生艾德里安·王指出,手机上瘾症应被列为一种精神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助理教授特丽莎·林这样定义手机上瘾:用户不停查看手机;或者用户当无法使用手机时表现对数码设备的渴望,感到焦虑,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特丽莎·林同时指出,父母不能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而给他们玩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对此,不少网友大声惊呼,原来自己玩手机竟然是“精神病”的表现。不过在新闻的评论留言里,尽管不少人对这样的研究持调侃的态度,不过依然有不少人坦承自己或许真的手机用得太多了。
手机随身带,时时勤查看
  智能手机的出现令“低头族”比比皆是。走路、排队甚至过马路的时候都能看见捧着手机不放的人。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小徐就是低头一族的典型代表。在学校,手机成了她娱乐生活的唯一渠道。“刷完微博刷微信,逛逛人人网,再上个淘宝,每天都要轮一回,要不然就觉得自己和朋友们脱节了。”小徐说。用手机上网的她每月包500兆的流量,可是常常没到月底就用光了,然后就再叠加包。最夸张的一次一个月光流量费就用了100多元。
  刚工作的小张也是手机不离身,“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关机,一有响动我就爬起来看看是不是公司有事找。”小张说。现在她真的觉得自己有点上瘾了。“明明知道有人找我,手机提示音会响,可就算没响,我还是忍不住隔一段时间就把手机拿出来查看一下。”她笑言定时看看手机已经成为她的另一本能了。
  

手机上瘾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年近50的钟先生今年才换了智能手机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情。“现在网上什么资讯都有,我拿个手机天下大事都知道了。”发现了这么个新大陆,钟先生乘公交上下班时间就都奉献给了手机屏幕。最近世界杯,不能熬夜看球的钟先生,玩起手机来更是变本加厉,“眼睛都要黏在手机上了。”他妻子这样评价。 
说成瘾不如说依赖充实生活是关键
  不过,对于新加坡专家的说法,专家却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普通人对于成瘾的概念与在医学上的概念其实是不同的。一般人以为,习惯性地做一件事情可能就是成瘾,但从医学的角度上讲,成瘾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定性的。“觉得空虚无聊了,刷刷手机,只是把手机当做一种与社会接触的媒介,并不是对手机上瘾,只能算是依赖手机。”
  手机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专家则认为精神疾病很难界定。可以说玩手机会影响视力、戴耳机会影响听力,那是有案例可循的。说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精神则暂时没有什么实际依据。
  专家同时表示大多数长时间玩手机的人并非精神方面出了问题,而是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她说:“很多人玩手机,说自己有瘾其实是不想好好工作的借口。如果有正确的生活态度,生活过得很充实也没必要天天挂在网上。”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