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选择创业还是投资,公司若能有朝一日IPO,至少是人生重要里程碑或阶段性目标。现实中,很多人即便嘴上不说,骨子里还是把IPO当作奋斗的成功标志乃至终极目标。
近年来,民营医疗IPO逐渐增多,综合和专科均有。若从横向比较,眼科无疑成了IPO最火专科,不仅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股市表现也最为耀眼。已成功IPO的,A股有爱尔眼科,港股有希玛眼科和德视佳眼科,台湾有大学眼科(大陆改称“太学眼科”);已申报或获受理IPO的,A股有何氏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港股有朝聚眼科。
眼科除IPO外,A股市场还有控股新视界和美尔目而全面转型的光正眼科,控股泽明眼科并打造全新品牌“维视眼科”的江河集团,以及谋求眼科产业链拓展布局的欧普康视。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掌柜认为,具体谁上市,或有偶然性,但眼科上市则有其必然性,这里面有其底层逻辑所在。
眼科IPO缘何最火?很多人想到的是眼科市场大又是刚需,即所谓的“金眼科”。然而,对于正处医疗健康需求急剧爆发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有几个专科市场不大、不是刚需?还有人可能会说,这还要归功于爱尔眼科。不可否认,爱尔给眼科圈乃至整个民营医疗行业都开了个好头。然而,眼科并非最早上市,上市的也不止爱尔。借壳上市的口腔龙头股通策医疗才是民营医疗第一股,上市比爱尔更早且股市表现也很亮眼,口腔IPO为啥至今也火不过眼科呢?显然,无论是市场容量、刚需程度还是带头大哥,都还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这里,掌柜主要从“病种产品化”运营角度,试着来回答眼科缘何能成IPO最火专科?究竟该如何选择专科和病种?该考虑哪些核心要素?如今,做民营医疗要想成功,除了要靠自我奋斗,在选择创业方向和投资赛道时,是否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病种产品化”,即病种“筛选、定价和入口”三要素。其中,病种筛选和机构定位直接相关,定价和入口则是营销核心要素。掌柜认为,“病种产品化”能力可作为鉴别运营合伙人或职业经理人是否靠谱最基本的参考标准(详见文末热文导读)。可以说,市面上很多号称运营达人或高手,甚至四处开培训班收人家智商税的运营导师们,都没真正理顺过这其中的内在逻辑。
有的甚至只要一开口就能知道他很可能连运营的门都还没入,就吹嘘自己有多懂运营。譬如,只要你一跟他谈运营,他要么就直接和某系经营等同而嗤之以鼻,殊不知华西医院早在2005年就设置了运营管理部和专职运营岗,要么跟你夸夸其谈但谈的都是管理,要么立马跟你说他过去的成功经验。且不说所谓成功经验多少有注水成分,即便他操盘过的医疗机构确实很成功,那也得捋捋机构成功和他究竟有多少直接关联?换句话说,他在任时究竟做了些什么,才让机构如此成功?
就算他说的都是真的,机构成功也都跟他的付出和努力有直接关系,别忘了那也是过去式。如今,市场早就变异了,他曾经的经验很可能早就out不管用了,其引以自豪的运营套路,很可能已变成机构的负累乃至发展拦路虎或天花板了。
“病种产品化”三大要素,看似是分开,本质是一体,而且越往后越重要,入口若解决不了,说明其筛选和定价都有问题。筛选,谁都会筛也会选,问题是筛选的逻辑和依据呢?你总不能还说市场够大、需求够刚性乃至反正你就是喜欢吧?这是创业啊大哥投资啊大姐,真金白银和大好年华都耗在里面呐,开啥国际玩笑?
定价不就是定个价格嘛,有那么难吗?何况医保和商保不都有现成的价格体系嘛?价格可是所有经典营销理论的核心策略好不?有那么简单和轻松的吗?入口?为啥所有行业都有流量焦虑,为啥某度竞价曾经一家独大而今又几乎人人喊打和唾弃?为啥私域流量越来越火?其本质都是为了解决入口问题,哪有那么容易?
很多医疗创业者,尤其是医生创业者,往往会考虑发病率、刚需性、支付方等维度,筛选了专科或病种,也给主打产品和服务定了价,唯独少了入口这一核心要素。其表现大多是,不缺医疗团队缺运营团队,或表面上也有运营团队,却只是招了个企划或营销主管,更有甚者仅仅找了个平面设计或跑市场的。你个做运营的,还想当合伙人?很多医生可能连想都没想过!
掌柜认为,发病率、刚需性、支付方等维度确实也重要,但本质上都是一个维度,即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市场容量维度,在人口总量不大的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美国家(美国除外)尤其重要,但在正处医疗健康需求急剧爆发的超级人口大国,并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绝大多数个体创业者而言。
面对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就连罕见病的市场容量,都够开好几家连锁医疗机构了。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专科和专病,市场蛋糕已然够大,至少理论上都够吃了。你真正需要反复思考的,一是患者入口能否解决?这决定了你能吃到多少蛋糕;二是入口能解决的话,营销效率是否够高?这决定了你能否高效地吃到这些蛋糕。
从“病种产品化”角度,眼科能成IPO最火专科,除了市场够大又是刚需外,更重要的是,眼科不仅能高效解决入口问题,而且已形成可复制的病种入口模式。白内障有筛查利器,还能顺带胬肉、眼底和青光眼等专科和病种,屈光前有某度竞价和渠道转诊,后有美团点评和抖音短视频。再深入思考下,为啥眼科医院做大规模筛查选的是白内障?为啥不选眼底病或其它病种?这也并非偶然。
一、60岁以上老人患白内障概率极大,人只要活得够长早晚白内障,有手术指征的量也大,市场不仅够大还够集中,老人大多在社区和乡镇;
二、白内障手术尤其是超乳手术,几乎不见血也基本不痛,效果还立竿见影,口碑传播快。即便不传播,每个人有两只眼,还能做两次手术;
三、白内障初筛设备和技术极其简单,即便从未学过医,只要智商没问题,培训个一两周,都能掌握裂隙灯操作技能,快的话一天就能学会;
四、老人大多怕花钱、怕给子女添麻烦,白内障医保能报销,残联有防盲基金,慈善有助老基金,现在还有扶贫基金,医院还免费“车接车送”。
归结到一点,白内障这个病种堪称完美,不仅能解决入口,而且入口营销效率还很高。当然,超级医保局2018年成立后,近年来白内障筛查模式收敛了不少,这也验证了创业和投资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不过,也有“下沉市场”替代方案,筛查形式上,打游击不行就逐步扎营定点突破。如何突破?或可尝试掌柜首次提出的“八爪鱼”连锁模式(详见文末热文导读)。
你说“八爪鱼”模式资产还是重了点、怕伤不起,那还可考虑“营销客服化”和患者KOL营销。别忘了,国内大多数地区,白内障通过近十年大规模的准”地毯式“筛查,已初步完成了市场教育,也积累了基数不小的复明成功案例。至于优惠或免费这些定价策略,基金有外援用外援,没外援就自掏腰包新设专项定向基金。毕竟,做公益、做慈善乃至做扶贫,还是最得人心。即便白内障入口营销效率下降了,眼科还有眼视光这一超级大金矿可挖掘。不然,哪来“有眼光,投视光”一说呢?
掌柜认为,高效解决患者入口问题,这是运营团队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更是所有医疗机构能否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还是眼科能成IPO最火专科的根源之一。
掌柜看医疗服务,不光有看好的,如眼视光、轻医美(含皮肤)、口腔正畸、新康复、肿瘤、骨科、辅助生殖乃至未来的新妇科、新男科、新中医等,也有不看好的,如耳鼻喉科、麻醉医生集团、高诊金制纯儿科(无专科专病特色)。当然,还有纯粹就是个人不喜欢的,如血透、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相关文章详见文末热文导读)。排除纯个人喜好外,掌柜无论是看好还是不看好也都有底层逻辑,虽然观点不一定对,但都能自圆其说。
有圈内人问,胃肠算不算好专科?腋臭算不算好病种?掌柜认为,胃肠和耳鼻喉一样都不算好专科,腋臭也不能算好病种,至少在当前乃至未来十年都不算。对照“病种产品化”三要素,胃肠专科和腋臭病种在筛选和定价上都没啥大问题,有大问题的正是入口。
胃肠市场大吗?肯定大,还不是一般的大!成人几乎都曾或多或少有过胃肠疾病!胃肠疾病痛点有吗?有,还很痛!做胃肠镜吧,过程很痛苦、体验不佳;做麻醉无痛吧,公立医院大多要等好多天、排很长的队,民营医院又大多不放心,怕消毒不到位(别到时染个啥脏病),怕技术不过关(小病没事弄出个大病来),怕麻醉出意外(处置不当抢救不过来);做最新胶囊内镜吧,既不痛苦还不用麻醉,但又有盲区,可能会漏诊。
但胃肠专科的入口不好解决!这点和耳鼻喉科很类似。胃炎、肠炎是普病,和鼻炎一样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且时好时坏,你难受想看时,约不到医生挂不上号,你好不容易挂上号了感觉症状又减轻,似乎没有去医院的必要了。胃肠专科入口,靠地推没实现路径,义诊、普查、讲座和转诊效果都不太好,打广告吧性价比又不高,口碑传播又太慢。
若是胃肠道动力性障碍、顽固性肠炎乃至胃癌肠癌等大病重病,其治疗效果和耳鼻喉科的耳鸣、耳聋和眩晕类似,疗效多数缓慢甚至没办法根治。譬如,溃疡性大肠炎,不仅让人尴尬痛苦,据说还能让人辞掉首相大位。你说,入口怎么好解决?就连业内以营销见长的某系,做胃肠都没几个成功案例,发展还不如割痔疮的肛肠专科呢!
腋臭的入口,原本能解决!尤其是在某度一统流量天下的时代,曾经红火过。部分某系医疗也曾赚过一段时间的腋臭快钱,不过现在也没啥大动静了,即便还有零星做的,大多也不是主业。极个别把腋臭当主业的,也多是小打小闹!这究竟又是为啥呢?腋臭入口营销效率不高、性价比低!这也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又一例证。
腋臭患者不少,但分布太过分散,口碑传播效应也弱,若没有像某度竞价这种中心化的长尾流量入口做支撑,很难做大做强。众所周知,某度竞价早已不吃香了,流量入口比以往更分散了,很难高效率地获取有价值的精准流量入口。你说做美团点评吧,跟医美口腔眼科相比,不单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营销效果也不佳。你说跟风做短视频吧,似乎也不是很雅观,画面总能让人闻出点“重口味”。
我们再来扩展思考下,当前共享医疗平台和日间手术中心会是个好业态、好模式吗?共享医疗平台还能转得起来吗?日间手术中心能连锁复制做大做强吗?患者入口能否解决?营销效率高不高?靠医生集团合作和公立三甲医院专家自带流量获客,行得通吗?可持续吗?如果行不通或不可持续,选择什么样的专科或病种作单点突破才能解决入口问题?
国内医生集团有几家能真正解决入口问题?拥有锁定人才优势和掌控医生能力的绝大多数公立医院,特别是公立三甲医院,要想降低医保依赖度,会干啥?大力发展特需?医美?口腔?体检?屈光?月子中心?会不会明里暗里更加严控医生多点执业?尤其是限制同城多点(怕专家吃里扒外)?做专科或病种选择时,究竟要不要考虑下历史的进程?掌柜相信,多有答案!
最后,我们再回到眼科主题,掌柜个人参投的眼视光连锁门诊部,为啥选择先落地在无锡而不是上海?根源不在团队、不在选址、不在牌照,而在入口。在上海,自建以眼视光为主营业务的独立眼科门诊部,在当前大多靠验配OK镜谋生的卖货模式下,无论是在主城还是郊区,若平均每月验配不了50副OK镜,现金流很难打平,连生存都困难。若是选择与医疗机构合作眼视光项目,每月OK镜至少也要验配30副才能勉强打平。
现实往往很骨感,即便是上海拥有近20年历史的连锁品牌眼科医院,每年新增OK镜的验配数也仍不超过1000副。作为一个后来者的新机构究竟凭啥?掌柜之所以选无锡,一是团队在无锡有多年市场积累;二是无锡自建和运营成本要比上海低得多,可大胆试错和探索。在对入口还没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掌柜不会轻易落地上海。这都是因为,掌柜其实也不懂运营。
未来IPO热门还有哪些专科?显然是口腔和医美,更少不了“视光”!目前,口腔除了通策医疗(A股),还有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和恒伦口腔已申报港股上市。医美也有了鹏爱医美(美股“医美国际”)、瑞丽医美(港股),A股纯医美上市公司暂时还没有,不过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深度介入医美,如朗姿股份(控股“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医美”)、苏宁环球(控股上海天大和入股美联臣医美连锁医院)和华邦健康(控股玛恩皮肤)。眼视光一旦形成可复制的入口模式,就完全有机会独立IPO。即便不能独立IPO,被上市眼科概念股并购或者借壳曲线上市都将是大概率事件。
排版|Mia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