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古贝,(美)林肯 著;秦霖 等译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丛书:公共政策经典译丛
页数:233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300099064
作者简介
埃贡·G·古贝,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名誉教授。
荐读理由
本书选自公共政策经典译丛系列,书中梳理了前三代评估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实证主义科学政治与道德的双重失败,在此基础上呈现了现实的建构与再建构及其范式与方法论,提出了超越纯粹科学范畴的,涵盖人性、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第四代评估。
下面我们将简要地概括一下全书内容:第一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评估学的发展,称之为前三代评估方法;然后分析了对这些早期的方法进行过的批判,进而指出,罗伯特.斯泰克提出的相应式评估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方法中的大部分问题,而第四代评估方法则作为有效协助相应式评估的一种形式而被引入。
第二章着重考虑对新范式的需要。书中简要阐述实证主义哲学的问题,并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有用的替代方案。
第三章具体解释了建构主义范式的内涵,并比较了它和实证主义范式的基本信念体系的区别,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和论证来支持放弃实证主义而采用建构主义的观念。书中还检验了作为协调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范式的各种方案,最终证明它们是行不通的。
第四章讨论了伦理学和政治学在评估中的意义,我们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范式的优势来考察伦理的和政治问题。最后的结论是,两种范式在这些领域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建构主义范式似乎能够具备更多的优势,它至少可以赋予所有利益相关者以权力和投票权。
第五章转而分析解释学的逻辑论证过程,书中首先讨论了建构是一种创造出来的事实,然后探讨了建构是如何形成、受到挑战、发生变化并达到妥协的。书中还说明了解释学的逻辑论证有效性的条件,并详细考察了论证过程的各个步骤。
第六章探讨范式是否会影响方法论的问题。方法论或者使用的工具和技术的整体战略问题,通常由于方法自身而变得混乱不清。
第七章阐述第四代评估所偏好的方法论。读者会看到每一个具体步骤是如何实施的,包括合同的签订;识别利益相关者群体及他们的各种主张、焦虑和争议;通过解释学的辩证式交换分析,各个群体提出建构并受到批判,以及收第四代估法,这里提出两套标准:一套是信任性标准,我们将其发展为与通常专门用作实证研究的标准的补充标准;另一套是真实性标准,它产生于建构主义范式自身的基本体系。
第八章讨论了性质与品质的标准的问题。如果新模式当中的评估法真要成为训练有素的研究法,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当然,问题就在于采用什么样具体标准才适合第四代评估法,这里提出两套标准:一套是信任性标准,我们将其发展为与通常专门用作实证研究的标准的补充标准;另一套是真实性标准,它产生于建构主义范式自身的基本体系。
最后,第九章检视并进一步强调了采用第四代评估模式的重要意义。比如,将评估当做一个过程的意义是,评估是一种社会政治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回归性和多样性;又比如,评估者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在于,从单纯的技术人员、描述者和判断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协调者。
在文中的最后,作者提到,我们并不认为本书解决了“评估是什么”和“评估如何进行”的问题,但书中的建构却或多或少是对真理的一种接近。
目录
第1章 评估时代的到来
第2章 第四代评估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选择去实践它?
第3章 这种建构主义范式究竟是什么?
第4章 道德和政治:实证主义科学的双重失败
实证主义的理由
第5章 现实的建构与再建构
第6章 范式与方法论
第7章 第四代评估的方法论
第8章 第四代评估质量的评判
第9章 综合并形成评估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译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