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日期:2025-03-29    作者:caijiyuan 移动:http://g8akg8.riyuangf.com/mobile/quote/3761.html

         近日,在苍南县大渔镇笔筒树原生境保护区内,一株株新生的笔筒树幼苗茎杆挺拔、叶片舒展。记者了解到,笔筒树是起源于3.6亿年前的珍稀物种,经过当地系统性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作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恐龙的主要食物之一,笔筒树被誉为“活化石”。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后,它仅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国家部分地区有少量植株残存,并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2015年,苍南县大渔镇首次发现笔筒树野生植株,这一发现填补了该物种在中国大陆北缘分布的空白。

  目前,这棵6米高母株已自然死亡。面对野外母株自然繁殖受限的挑战,苍南县联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启动专项保护行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胡青荻博士说:“我们将孢子采集回来,进行人工繁育。在攻克了人工繁育技术难题后,构建了笔筒树孢子繁育体系,实现从孢子到幼苗的精准培育,目前已经繁育笔筒树种苗2500多株。”

  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雄溪科研创新基地,苗棚内培育的笔筒树幼苗长势良好,这些幼苗长大后将再度回归野外。该研究所副所长郑坚介绍,近年来,已有近200株笔筒树在苍南多个点位成功回归野外,且生长状况良好。

  记者获悉,当前笔筒树保护成果正转化为多重效益,其独特的树蕨基因不仅为科研、药用等领域带来巨大价值,还使笔筒树成为苍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物种。未来,苍南计划新增繁育幼苗5000株,并筹建浙南首个笔筒树专属保护区,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模式。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3.6亿年前的树种,在温州“救活”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