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各行各业重拾信心再出发的一年。作为关注报道科技领域超过10年的记者,我今年时常被这种感受围绕:“这是不是有点儿过于精彩了?”
之前,科技新闻的热点更多聚焦于互联网、电商、通信等领域,但华为事件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企业到老百姓,对“硬科技”创新和解决“卡脖子”问题都非常关注。于是,集成电路、AI大模型、脑机接口、基因编辑、量子计算、室温超导、可控核聚变……这些过去相对小众甚至遥远晦涩的科学话题,开始陆续破圈,变为全民热议的公众话题,甚至引发资本市场提前兴奋。
不过,如果非要总结一个科技圈的2023年度关键词,恐怕非AI(人工智能)莫属,机器学习、智能涌现、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浪,让AI加速融合进千行百业。但这似乎还只是一个开始,2024年的科技圈顶流恐怕还是它。
ChatGPT点燃全球,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了?
今年年初,一位投资人跟记者半开玩笑地说,据他的朋友圈消息:国内能数得上名字的科技大佬们差不多都飞去了硅谷,而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一拨又一拨国内投资人和科技公司高层奔向美国,目的都是为了看AI技术前沿,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下称“大模型”)。
去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其由GPT-3.5架构大模型所支持。GPT,即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其实已经被研发了数年,但当OpenAI不断加大参数量(这非常昂贵),并迭代到GPT-3.5版本(参数量达到3500亿,GPT2仅为15亿,GPT3为1750亿)之后,它进化得异常强大,而且是超乎想象的强大。
于是,仅仅两个月时间,ChatGPT的月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要知道这个“小目标”,iTunes用了6年半才实现,Twitter用了5年,Facebook用了4.5年,WhatsApp用了3.5年,Instagram用了2.5年,谷歌也用了将近一年。
一位国内头部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ChatGPT几乎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带着团队天天研究,很快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而且是All in,原因是:“那个时间点快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甚至人类本身,因为AI而不同的时间点快到了。”
无论这位创始人是不是带着行业滤镜在看待大模型,但持有相同看法的人确实越来越多。
“AI大模型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历史机遇,人类历史上可能也就只有三四次这样的机会,它会让每个应用改写,会重构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在一场面向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小型论坛中,一位在AI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投资人如是预言。狭小的会场涌入了不止一倍的参会者,现场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仿佛大家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人类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AlphaGo战胜人类顶级棋手也曾引发热烈讨论,但为什么ChatGPT会让学界、产业界乃至社会大众都如此兴奋?这是因为OpenAI用了一种“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把大模型的参数量推高到千亿级别后,出现了“智能涌现”现象,即人工智能的能力出现了拐点或者说突变,一些没有被预期到的能力开始出现,AI能力变得不可预测了。
于是,有人形容大模型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有人戏称“搞大模型就像是在‘炼丹’”:把各种数据扔给算法,但并不知道最终会得到什么,到底是长生不老药还是黑火药,全是悬念。更“可怕”的是AI还在快速进步,即使是创造它的人类也不确定,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国开启“百模大战”,
AI影响力已在身边发生
面对这样一个“史诗级风口”,人类有没有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还不得而知,但中国大模型的十字路口已经出现在清华南门不远的五道口。在中国大模型创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拥有清华背景,而他们也愿意选择清华科技园附近作为办公地点。
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能够反映国内大模型发展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初,国内仅公开发布的大模型数量就已经超过230个。而据北京经信局数据,截至10月初,北京发布的大模型数量达115个,其中通用大模型12个、垂类大模型103个。也就是说,中国有一半的大模型在北京,而北京则集中在中关村。
“在AI时代,中国和美国大概率是平行宇宙。”这是一个比较能够形成共识的观点。如果AI能力会成为未来时代的基础设施和千行百业的刚需,那中国的大模型创业机会将非常广阔,甚至可以说千载难逢。
不过,这一年来,科技记者们也会开玩笑说,对于大模型的感受已经从“太久没有碰到这么激动人心的选题”变成“真的快要写吐”了,就连报社里的其他条线记者也会问:快给我讲讲大模型,怎么连搞农业的都在说AI。
被媒体称为国内“首席AI布道官”的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前一阵子又“瞎说”了大实话,他表示,中国的大模型太多,而开发的AI原生应用太少。因为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是出现大量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出现大量的大模型。“我们需要的是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他说。
但更让记者深有感触的还是,AI大模型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比想象中快得多。会用AI和不会用AI的人生,仿佛已经开始发生分野。有大学生开始用AI写论文,教授们也在用AI大大提升科研效率;有记者用AI写稿作图,也有媒体人离职创业,以自己的AI数字人为视频内容创作者,大叔变身小鲜肉。
当然,也有工作被AI所替代,广告公司、游戏公司、律所都是重灾区,因为AI的文案、翻译、文生图、文生视频能力进步太快了,虽然还没有人那么好,但胜在便宜且能用。难怪有人感叹:人类发明AI,本来是希望它洗衣做饭,我们写诗作画,但没想到,AI却开始写诗作画了。
有人说,AI或许已经悄悄跨越了一个门槛,世界永远不一样了,只是我们要慢慢看到全貌而已。年初还在把《流浪地球2》中的MOSS当作科幻片看的我们,年底就感觉MOSS好像马上要来敲门了。
如此看来,你有没有更加期待2024年?因为那或许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