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春节的陕西底蕴丨贴年画 迎新年

   日期:2025-01-14     作者:0omy6       评论:0    移动:http://g8akg8.riyuangf.com/mobile/news/1206.html
核心提示: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寄托了中国人伦情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寄托了中国人伦情感和家国情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在陕西孕育出更多故事。

在陕西,有许多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花灯习俗、木版年画、棉絮画、剪纸、西安鼓乐、年节社火、舞龙舞狮等诸多非遗项目。

马萌的蛇年春节“新版”

在西安市,有一家专门做木版年画的非遗工作室“只缘堂”。这里的木版年画题材新颖,作品栩栩如生,工作室的主人叫马萌。

马萌是木版年画传承人,受父母影响,系统学习了美术技巧。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创建工作室,并将传统的“木刻版画”制作图样,融入带有西安及盛唐文化的纹样与纹饰中。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我将盛唐文化融入作品创作之中,是希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木版年画在西安的辨识度。”马萌说。

在谈到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序时,马萌解释:“想要制作一件合格的木版画雕版,十分不易。从挑选题材到绘稿、刻版,印刷等,需要经过数个步骤。所以一个版子制成,往往需要数十天,甚至好几个月。”

在2025年到来之际,马萌以蛇年生肖为主题,创作了多个木版年画作品,“以生肖为题材制作木版年画,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事。因为十二生肖在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之一。”

跨越时空界限,连接过去与未来。以木版年画和生肖结合,仿佛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到新年的到来。

“今年是春节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年,作为木版年画的传承人,我特别兴奋。在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俗语讲,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所以我创作了诸多年味十足的木版年画作品,就是希望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和大家一起庆祝春节的申遗成功。”马萌说。

年画里看春节习俗

贴年画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当新年来临,家家户户的门前,往往都会贴上喜庆的年画,这样做既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能通过木版年画的节庆内容,寄托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新年常新,随着时代发展,木版年画的文创属性越发明显。

“木版年画作为春节的重要装饰品,其中的文创价值,最近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发掘。像做成画框或者挂饰,提高人们的使用率,又或是和游戏等其他元素融合,都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马萌说。

全国木版年画市场发展欣欣向荣

随着年味渐浓,木版年画的销量迎来高峰。据悉在浙江金华,木版年画制作繁忙,年画作品预订量超万幅。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销售也很是火爆。

在西安,马萌所制作的蛇年系列作品,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一到春节,木版年画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今年比之往年也丝毫不遑多让,尤其是几个蛇年系列,作品的市场认可度很高。”马萌说。

木版年画  春节重要的组成部分

木版年画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能受到大家认可?

“在我看来,木版年画不仅是一种节日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寄托了人们对丰收、平安、幸福的期望,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萌说。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