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晴晴
从春天启程,朝着“温暖”前行。
2月26日,全市民政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5年全市民政系统将进一步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扛牢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救助、区划地名、社会事务、老龄、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事业促进、福利彩票、安全生产十项重点工作,加快打造人民满意的“暖心民政”。
提高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加强资源链接,纵向对接省级行业协会商会,横向召开市级社会组织主题论坛;按照“小马拉大车”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确保年底前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
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为抓手,推动救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丰富拓展服务类救助。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常态化开展数据预警和人员摸排,及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推进专项救助政策落实。
全面提升社会事务工作规范化水平。规范殡葬信息化应用,加快推进“居民身后一件事”集成办,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轻群众负担;强化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推出更多既符合群众期待又能展现文明婚俗的特色婚姻登记场所,通过提供特邀颁证服务、举办集体婚礼等形式,不断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效。
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2025年全市超过半数的区县将达到“乡村著名行动”基本建设目标。各区县将依据乡村建设规划分类,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工作内容和命名、设标等任务总量,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年底完成目标任务。
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深化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和代际互动、邻里互助活动,加强“敬老月”品牌建设;年内创建3个以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养老服务短板弱项,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普惠可及、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好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县域为重点,统筹建设县级敬老院、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分工科学的养老服务网络。
坚持儿童利益优先,聚焦困境、流动、留守等特殊儿童群体的问题与需求,从开展专项行动、落实关爱措施、加强阵地建设等方面,加快完善基本生活和分类精准保障,提升儿童福利工作质效。
壮大慈善组织力量。加大社区慈善基金培育力度,积极申报“金种子”项目;加强与互联网募捐平台合作,深入对接社会捐赠意愿,深度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力争网络募捐取得新突破。
福利彩票工作强化“有解思维”,提升网点整体质量,全年建设特色主题“潮店”1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