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纪念王中教授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纪念文献展开展。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王中教授家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荣休教授和在职教师代表,媒体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作交流发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座谈会。
“王中老师从五十年代开始,就为我们系统地讲授新闻学原理的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荣休教授周胜林回忆,王中教授一边讲课,一边编写讲义提纲,为学生们准备了一整学期的讲义。在周胜林眼中,王中教授讲课的内容不是拼凑而成,而是基于自己深入思考的结果,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讲问题。“我们班上120名同学最期待的,就是王中老师的课。”周胜林认为,我们今天纪念王中教授,要继续关心新闻工作实践,思考新闻工作改革,不断改进、创新和发展。
“王中老师死了,但他还活着,王中老师所体现出的精神依旧活着。这种精神就是对真理不知疲倦的追求探索,对真理死不改悔的坚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荣休教授、硕士师从王中教授的李良荣借用臧克家的诗句,表示王中教授仍在学子心中。他指出,王中教授始终孜孜求索真理,他的理论见解已成为新闻学者的底线共识,成为社会常识,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他的见解在当下更放射出理论光辉。这就是王中老师的杰出之处,这就是人们还在怀念他的原因。”
王中教授家属代表王进军向大家分享了父亲在生活中的故事。在她眼里,王中是一位慈父,有很多个人爱好。“喜欢喝茶、聊天,会收藏钢笔,因为他经常写东西。”王进军介绍,父亲包里总是带着十多支钢笔。其中最喜欢的那支钢笔,后来也被放在了他的墓前。在蹉跎的岁月里,王中教授从未放下过对新闻业的关注。“父亲教会了我,看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理解背后的意义。”
“每当回忆起王中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慈祥睿智的大师形象便浮现在眼前,感到非常亲切。”复旦大学校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是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学生,受到了王中教授的许多指导。他回忆,王中教授上课时妙语连珠,课堂气氛活跃,经常讲述对新闻事业发展的独特见解。“真知、风骨、良心”,何建华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对王中教授的认识。“王中老师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社会责任感,是后人心目中的灯塔。”
“今天弥补了我三十年前的遗憾。”复旦大学校友、原文汇报副总编辑马申仍然记得,王中教授去世时,他正在广岛亚运会采访,未能最后向老师道别。“王中教授是先辈,更像父亲。”在他看来,王中教授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意义重大,今天学界业界对新闻学的讨论没有跳出这一千多个字。“王中教授讲新闻和宣传的关系,讲社会需要论,考虑报纸在不同区域的独特性,今天再看也没有过气。”
复旦大学校友、原文新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潘玉鹏在学生时代曾与几位同学商量撰写一篇文章,得到了王中教授的指导。“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写文章、怎么找资料,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他。”潘玉鹏认为,王中老师是复旦新闻的代名词。二度担任系主任后,王中教授非常注重引进外部资源,邀请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韦尔伯·施拉姆(宣伟伯)、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等学者来校讲学,与美国东西方中心开展交流,开阔师生眼界。“王中老师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刻见解,还在实践中引领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王中老师当时非常辛苦,但仍耐心地与我们交谈,并给我念了一首诗。”复旦大学校友、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媒体阅评组成员方颂先曾在毕业时作为班级代表,到王中教授家里邀请他参加毕业典礼。方颂先认为,王中教授的杂文是一绝,那时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多篇杂文成为全班争相传阅的范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79级校友在班级成立40周年之际,曾为王中教授制作了一尊半身铜像,长期安放在屠海鸣图书楼一楼。“这也了却了我们这批同学的一桩心事。”
为人师表,“师”字是传道授业解惑,侧重知识的传授,“表”是教育者的行为样板和人格表率。复旦大学校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对王中老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于“表”字,他奠定了新闻学复旦学派的底色,浸润和塑造了复旦新闻学子的精神气质。“王中老师具有人格的完整性,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岂因祸福避趋之’。”
校友会联络员、7913班毕业生王伟民与王中教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场讲座。“王中老师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他的发言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他回忆,每次与王中教授谈话,都会聊到晚上吹号熄灯。着急回去睡觉时,约定下周再来继续。王伟民还分享了王中教授对他的业务指导:“不要总讲道理,要举例子,一个好例子顶千言万语。”这句话深刻影响了他的新闻工作理念,“用事例说话”也成为他的重要工作遵循。
“王中教授关于新闻的观点至今具有影响力,他在专业学科上的专精程度值得我们学习。”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指出,王中教授看待问题积极,坚持讲真话。“我们要铭记王中老师的教诲,不仅要做好工作,更要在深层次上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尚。这是我们对王中教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新一代学者的期许。”
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科长邓海兵表示,王中教授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教师工作部要密切联系各个院系,努力挖掘更多复旦教师的故事,传承和发扬好大师精神。青年教师要在为人、为学、为事上向前辈学习,学习大师、成为大师。
王中教授给复旦新闻1981级毕业生留言时写下:“讲真话、讲实话,永不欺骗人民。”至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泓冰对这句话仍有深刻印象。李泓冰认为,王中教授所倡导的精神不仅塑造了复旦新闻的学术品格,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这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底色”。她表示,王中教授的观点在当下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每个从复旦新闻走出去的人,都要做到王中老师说的‘讲真话、讲实话’,集腋成裘,积火成薪。”
“绝大多数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回忆起当年学生们拜访王中教授的情景。黄瑚分享了自己和同学去王中教授家里讨论毕业论文的经历。“那次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将谈话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刊登在复旦校刊上。”复任系主任后,王中教授潜心育人,关心后学。“学生有问题就找他,他也非常热心地和学生互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曾对王中教授家属进行了长时间访谈,了解到王中教授的一些生活细节。他如数家珍,分享了自己与王中教授接触的点点滴滴,描摹了心目中富有个性色彩的王中画像。他结合当前新闻业和新闻学研究出现的问题,强调了王中学说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王中教授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以短小的篇幅确立了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常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他最好的纪念,是我们现在继续坚持他当年坚持的东西,不要让常识再倒退回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伍静此前在博士期间关注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那时,她几乎访问了所有可以接触到的退休教师。“今天我又翻阅了这篇博士论文,发现我提到王中老师多达37次。”伍静认为,学院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离不开王中老师的贡献。从教学管理来看,“作为副教务长,王中先生有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在教师引进和课程安排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
王中教授曾说,“可以不开口,但一定要讲真话。”这句话成为复旦大学校友、《文汇报》记者单颖文的工作指南。单颖文介绍了她在政情报道和舆论监督等领域的工作经历。“王中老师的教诲不仅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更指导着我的工作态度。要坚持实事求是,追寻真相。”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丁超逸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向王中先生学习,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对中国现象、中国经验的细致观察与敏锐思考。学会抓问题,更能够解决问题,在数字社会和数字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中持续探索、步履不停。
座谈会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纪念王中教授诞辰110周年主题展。展览围绕王中教授的革命生涯、学术志业、教学改革、育人事业展开,展出了珍贵历史照片、手稿和教学科研成果。
走近大师
王中(1914-1994),山东高密人,原名单勣,笔名张德功,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重要开创者、杰出的新闻学学者。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之一。
青年时代的王中
王中于1935年9月-1937年7月在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读书,曾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战争,加入中共东北军工委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和兵运工作。
1989年,王中(前排左一)在山东沂水参加《大众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
1940年转移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历任《大众月刊》、《大众日报》、新华社山东总分社、《新民主报》等编委、编辑部主任、总编等职。1949年南下上海,任上海市军管会新闻室军代表、秘书股长,接管上海的新闻出版机构,创办华东新闻学院,任教务长。1950年至1957年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复旦大学副教务长,政治理论教学委员会主任兼教授,新闻系系主任、教授。后任复旦大学教学科学部自然科学教学组组长、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等职。1979年再次出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并主持创建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担任校长。作为著名新闻学者,1981年和1984年,王中先后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并任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等。离休后,享受副市长级待遇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中与1977级新闻系学生在一起
王中教授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草拟了《新闻学原理大纲》18章,接连发表《论新闻》《论传播工具》《论宣传》《论新闻事业阶级性》《新闻学的第二课题》《谈谈新闻学的科学研究》等一系列极重要论文,深入阐述了新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问题。
2019年,王中的半身铜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图书馆落成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