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24年10月16日~1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第20届钙素论坛——“钙素信廿 先行致远”专题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本次大会中引起了学术领域同仁们的高度关注。
本次钙素专题会共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大咖观点”,结合权威指南共识和临床实践关键点,展示骨健康规范管理的“奥秘”;第二环节“前沿视角”围绕骨健康管理前沿热点话题,进一步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最后一个环节圆桌共话,几位专家济济一堂各抒高见,以骨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关口前移”战略为基础,讨论深入浅出、引人深思,给广大同仁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启发。
大咖观点:高屋建瓴,躬身笃行
会议伊始,专家发表致辞,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和不同程度的骨折风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骨骼健康的改善是所有人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二十年来,钙素论坛始终聚焦于中国骨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万千中国医者勠力同心,不断推动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助力多学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骨质疏松症诊疗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得骨科、内分泌科、风湿科、妇产科等多个专业领域越来越多关注到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性,推动了骨质疏松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长期规范化诊疗,守护全生命周期患者的骨骼健康,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同时,我国骨质疏松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一高三低)的挑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面临较高的骨质疏松风险,临床实践中的规范管理将更有益骨质疏松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健康中国行动也指出,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们也非常希望,通过钙素论坛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大会,能够进一步引起我们对于骨骼健康管理及时的、足够的重视。
致辞结束后,专家讲者以2024世界骨松日主题——向脆弱的骨骼说“不”为切入点1,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先行致远-从指南看骨质疏松的全程治疗和关口前移》的学术演讲。现阶段,骨质疏松已在全球普遍流行,亚洲国家的患病率尤其的高,对此WHO已呼吁团结协作去应对这一挑战2,3。在我国人群中,低骨密度(LBMD)相关的骨折负担非常沉重,2019年我国LBMD相关骨折死亡人数高达56,639人4,同时,我国首个覆盖城乡、不同性别的随机抽样的全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调查——COPS研究数据也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约1/10患有椎体骨折5。根据人的骨代谢特点,每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应当重视骨量的充足6,7,并应当重视“关口前移”策略,及时采取行动,以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8,9,10。随后,专家结合2024年新发布的中国香港OSHK、欧洲ESCEO及美国ADA等多个骨健康相关指南,对骨折风险的规范化评估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些权威指南也给临床骨健康管理提供了诸多参考,尤在药物治疗管理之外,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也是骨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时,会议提及《2024 亚太共识:骨质疏松症的长期和序贯治疗》等新指南共识,期待能够给我国临床骨健康管理带来新的启发11-14。
《释疑解惑-补钙和心血管风险关联探究》聚焦于骨健康管理临床实践中的疑点,在开篇抛出一个蛮有争议的话题:在补钙的同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引发担忧,补钙是否真的强骨“伤”心?15专家首先指出,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之中16,钙和维生素D的组合,也是众多指南共识一致推荐的防治骨质疏松、维护骨健康的“基石”17-20。随后,为大家分享了国际上众多钙剂补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并引用了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和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ASPC)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23版》等权威机构或指南的观点建议,最后得出简要结论:每天补钙在 2000 毫克以内对心血管系统是安全的;如果饮食中奶制品较少,推荐增加奶制品摄入,如对奶制品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推荐500-600 mg/d 的元素钙补充;建议在补钙的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
前沿视角:推陈出新,察微先行
第二环节,专家致辞提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正是因为源源不断的科学创新发展,我们医学领域才能不断收获新的惊喜,那么在骨健康领域,我们同样需要新的突破和新的理念,以不断推动骨健康临床管理的进步。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机制探索,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都让我们对于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骨与神经的对话:骨代谢的神经调控与骨质疏松管理策略探索》,首先重点强调了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沉重负担,例如,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50岁以上椎体骨折总病例数从27,940例增至162,890例,中国椎体骨折总花费从9,274万美元升至5.053亿美元21。专家结合自己科研团队近年发表的几篇文章指出,当骨折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使过量NE作用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骨代谢失衡,同时还可抑制PTH相关作用,进一步损害骨骼健康。针对神经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近年来国内高度关注β受体阻滞剂在骨健康中的潜在作用,这一新策略的探索或可为脆性骨折后全身性骨量流失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多项临床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显著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并显著降低骨折风险,同时,对不同性别人群的骨骼健康均有显著保护作用22-25。最后,谈及到骨骼靶向治疗的探索,专家认为,随着对骨重建生物学理解的深入,一些既定药物靶点的副作用机制逐渐浮出水面,并有望得到改善26。
《人工智能在骨质疏松及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以一位75岁女性16个月内连续再发骨折的临床经典病理为切入点,先强调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高、危害严重,造成严重的疾病经济负担,需要早发现和早诊断。随后,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当前医学影像痛点及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并介绍了通过与相关科技创新公司的深度合作,构建开发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椎体骨折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精准定位椎体位置,无论是胸椎还是腰椎,对骨折诊断及其分度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将极大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实现准确诊断。专家还强调,AI椎体骨折诊断模型将来有望辅助影像科医生尤其是中低年资医师、椎体骨折X线片诊断经验不足的医生,避免漏诊和误诊27。
圆桌共话:洞见先机,聚力同行
随后,环环相扣精彩纷呈的圆桌共话活动正式开启,四位专家围绕“不容忽视的骨健康危机:骨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关口前移策略呼吁”“如何及时避免骨健康危机:相关重点人群的骨健康风险机制分析”“骨折创伤的规范外科管理: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再骨折的风险与外科管理措施”“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基础管理: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建议”“骨质疏松临床实践的未来展望:骨质疏松领域的前沿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发展”五大话题,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骨健康挑战、国家政策指导下的骨健康管理策略方针呼吁、各大高危人群骨质疏松风险机制分析、外科手术管理策略、基础营养管理建议以及骨代谢和人工智能等关键内容进行了缜密、全面、深刻的梳理和探讨。
未雨绸缪,护骨先行。让我们聚焦前沿、不断探索骨健康的规范化管理,让更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及时预防骨折风险,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本文由HALEON提供支持,仅供公众科普教育。
NP-CN-CAL-24-00171 有效期至2029年10月17日
排版/编辑:裘佳
- 1001小红书会是下一个游戏宣发大平台吗?
- 1002雪景手机壁纸(雪景手机壁纸咸阳)
- 100301集/《太平洋幽灵》真实事件改编,三人被困海上34天后奇迹生还
- 1004北海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行社多少公里-北海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行社多少公里路
- 1005手机烫怎么回事手机发热「手机烫怎么回事」
- 1006陈百强,陈百祥,是亲兄弟吗?揭秘陈百祥的风流与豪横…手机网易网「陈百强,陈百祥,是亲兄弟吗?揭秘陈百祥的风流与豪横…」
- 1007迅雷影视2024年最新版本 v8.10.0.9151安卓版迅雷手机版「迅雷影视2024年最新版本 v8.10.0.9151安卓版」
- 1008补光灯及闪光灯区别手机补光灯「补光灯及闪光灯区别」
- 1009性价比最高的旗舰,推荐入手三星S20官翻机三星手机推荐「性价比最高的旗舰,推荐入手三星S20官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