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
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
“如果你想去清华北大,你应该从高一就开始努力,如果高三才开始,已经迟了。根本没有短期的逆袭,需要多年努力地积累。”
再看其他评论,虽然经历不同,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都有同个侧重点——持续行动。
天赋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上限,而持续行动力的程度决定了你达到的上限的时长。
著名投资人孙正义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真正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是持续行动力。
1
你不是能力不行,而是缺乏行动力
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信誓旦旦给自己定计划立目标,可总等时机再去执行,结果一拖二拖,成了一堆废纸;
想学习新东西,尝试突破自己,却听到别人评论有难度,便质疑自己能力,然后忍不住打退堂鼓。
张佳玮在《代表作和被代表作》一针见血说到:
“我们绝大多数凡人,独自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问题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
成功最大的敌人是缺乏行动力和鸡血周期,单有想法,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很多人总是一边抱着远大“梦想”陷在鸡血周期里难以自拔,一边又继续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然后抱怨命运,对别人的成功嗤之以鼻。
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遇事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还是先行动起来?”
有个高赞回答:“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有位大臣非常不屑地跟大家说:
“这有什么值得大家惊叹的,任何人只要坐着船,都能到达西洋的对岸,发现这块大陆。”
旁边几人也附和着。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听罢,没有半点不悦,反而面带微笑地从桌上拿起一个熟鸡蛋问大家:“你们谁能让鸡蛋小头朝下立在桌面上?”
大家都议论纷纷,想着这尖尖的鸡蛋怎么可能竖起来!
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的小头往桌上一敲,鸡蛋稳稳地立在了桌上。
他说:“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确说起来非常容易,不过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实现了,而你们却至今没有。”
强者胜在执行力,弱者败于口头上。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个墓志铭发人深省,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和无奈:
“当我年轻的时候,梦想改变世界,可进入暮年后,却连我的家庭也没能改变。
最后,我躺在病床上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国家、甚至世界。”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就如李笑来老师说的:“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所以,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与其抱怨,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下决心行动起来。
只有踏出第一步,将想法付诸于行动,才知道自己行不行,才能改变现状,才有机会实现梦想。
2
努力不难,难的是持续努力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们说:
“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即每人先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坚持吗?”
他边说边示范。
学生们都笑着说:这么简单的事,当然做得到!
一个月后,他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每天甩手300下?”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一个月后,他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他再问时,只见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看完,让我最大的启发是:坚持,是世间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事。
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你愿意,就能轻而易举做到;而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持续坚持的,只有少数人。
《我很好,那么你呢》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将自己比作数学1,每天进步一点,你就是1+0.01,而每天退步一点,就是1-0.01。
1.01与0.99的差别也许很小,可是365天过后,1.01的365次方是37.8;而0.99的365次方是0.03,差距是一千多倍。”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努力,但仍和优秀人差别那么大的原因,因为你缺的是持续努力的耐心。
牛津大学曾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丘吉尔来演讲。
当天,会场上座无虚席,大家都满怀期盼能听到、学到这位伟人的成功秘诀。
可丘吉尔,只用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秘诀:
“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他就走下了讲台。
有句话说得好,成功就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滴水能穿石,不是因其力量巨大,而是因为它锲而不舍,始终执着于自己的目标;钻木能取火,不是因为其简单易燃,而是因为它持之以恒摩擦,积累热量。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追梦路上,当你陷入风暴海啸时,拉住船帆,掌好船舵,有耐心的坚持航行,总会穿过风雨,看到“海上生明月”般的美丽,抵达彼岸收获成功。
3
持续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
卢苏伟在《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一书中写到:“一个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常常在抱怨中,过得平庸或不如意的生活,没有任何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人,并在25年间朝着目标持续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事实说明了:只有能够坚持目标,专注内心的追求,才最终成就自我,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人生。
罗振宇说:“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唐家三少,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要求自己做到日更小说8000字,保持10年从未中断。曾因连续更文86个月,成功了申请"九年不中断小说更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长期的坚持,让他连续5届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两次入选福布斯名人榜。
股神巴菲特,六十年如一日的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和学习所有和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读书之多让合作伙伴惊叹,形容他为“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正是持续不断地阅读输入,培养出了他对股票市场异乎寻常的敏锐观察力,让他成为了目前美国历史上股票投资领域,最有知识和经验的人。
巴菲特
心理咨询师风墟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你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应该全部只放在一件事情上。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深以为然。
少即是多,而且通常效果更佳。那些持续执行力特别强的人,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4
前不久,一条“58岁杭州男子利用业余时间学钢琴、篆刻,完成5个人生梦想”的新闻,引发全网惊叹。
“老铁路人”斯多林,虽工作繁忙,但为了“梦想”利用碎片时间,始终坚持学习。
40岁开始学习,到58岁,他先后实现了 “作家梦”、“记者梦”、“篆刻梦”、“书法梦”、“钢琴梦”,这足以说明其背后的勤奋与用功。
他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五个梦想,听起来很难,但真的开始做了,认真做了,你就会发现时间是靠自己掌控的,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他身上我领悟最深的道理是:你什么执行力,人生就什么结局。
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我们,但持续行动力,却是我们可控的。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持续行动力”水平?
可归结为,持续性行动力=行动力+执行力+持续力。
1、认清自我,制定具体目标计划,培养行为习惯
细分目标,从简单做起,形成微习惯,比起大目标、盲目追求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坚持。
2、减少精神内耗,大胆去做
减少思前虑后,不要空想浪费时间,只有放开手脚,去行动,才能解决问题,实现梦想。
3、设定期限,严格按计划行动
有时间限制,可以约束自我,提高自觉性,纠正拖延症。
4、定期复盘,持续专注追求
复盘总结,持续改进调整,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改变思维层面,拉长时间,最终实现大目标。
很认同一句话:“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唯有行动起来,成功才会如期而至,最终拉开人与人在人生路上的差距。
@信息摘取来源百度,侵删学历/职业资格证-3对1服务-正规可查全链路解决上班族职业报考就业难题
颉远教育崔荣老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良师益友专注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