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2023年12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论语·颜渊》)
(2)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运用含有比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要对祖母尽孝,终其天年的愿望。
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乘坐飞机、高铁需要刷脸,观看演出、赛事需要刷脸,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刷脸。。,,,。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应当警惕技术“失范”。
①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
②对自然人进行身份识别
③以人工智能化数据比对
④可以说我刷脸,故我在
⑤将人脸图像信息数字化
A.①④⑤③② B.①③⑤②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⑤③②①
(2)以下是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通知,为吸引社区居民参加,需要修改,请在横线上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写出提出该条建议的原因。
活动通知
居民朋友们: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活动,欢迎大家参加!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区卫生服务中心1号楼报告厅
活动人员:本社区居民
活动要求:准时入场,不要喧哗,手机静音,提问有序。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3年11月30日
修改建议:
提出建议原因:
二阅读(70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
①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认定为作品,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报道和描述来看,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为形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作存在本质区别。以修图软件为例,它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将照片或图片处理成印象派等各种绘画风格。如仅从结果来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画家绘制而成。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画作的行为相去甚远。
②绘画者即使熟知印象派的画风,也了解将普通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应当遵循的一般方法,绘制过程还是为绘画者留下了发挥空间。绘画者可以凭借自己对印象派的理解,在线条的位置、粗细和弯曲度方面作出选择,在造型、明暗、色彩等因素上进行处理,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感情。由此产生的绘画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多名绘画者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准的情况下,以同一照片或图片为基础,绘制成的印象派画作也会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名绘画者而言,如果事隔几年后要求其再次将同一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也很难绘制出与前一次画作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
(节选自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2017年发表)
(二)
①作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代表的通用型对话系统ChatGPT“表现出强大的任意任务的对话理解、复杂逻辑推理、多风格长文本生成以及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等能力,初步实现通用认知智能”。对用户所提问题或要求,会以互联网中几乎所有公开的内容为数据基础进行回应,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进一步指示生成灵活多样的新内容,个性化大大增加。这就导致其生成内容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人类的创作成果。
②近年不少论著否定“著作权法只保护人的作品”的观念,认为新的主体哲学理论断然舍弃了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究竟是谁在创作,作者为何创作都显得不再重要,应当“无问其是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本性”;独创性的判断也应当遵循客观标准,只要特定内容本身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即能为公众提供与人类作品相同的利益,就应当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而不能采用该特定内容“背后是否是人”的主观标准。换言之,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我将这一类观点统称为“独创性客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