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cdg19650520

http://g8akg8.riyuangf.com/comcdg19650520/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陈典刚
  • 电话:18910198922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4-11-18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一、选择题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清末,( )震惊于学生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信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神龛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B.龚自珍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

A.卢梭

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 )

A. 吏治与财政改革

A.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B.法家思想

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D.李斯

性品说是()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的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A.韩愈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A.科技、思想文化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B. 小国寡民

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但是心不是

A.一个物质器官

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 ),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神学政治观

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是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为归宿。

A.富国强兵

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为特色。

A.重道德、讲礼仁

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C. 自由主义

)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A.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

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

C.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它以科学和进步为旗帜,主张社会改革和社会团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A.实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 ),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柳宗元民本思想中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官为民父母、官治理民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A.“吏为民役”

边沁把()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A.“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A. 人文主义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认识的顶点。

A.抑民思想

荷兰政治思想家( )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B.格老秀斯

)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A.王夫之

狄德罗主持《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历时30年出齐35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除此而外,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斯鸠的()、卢梭的( ),布丰的《自然》以及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贡献。

D.《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

以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理论为框架,霍布斯创造性地发挥了布丹主权理论,将国家的本质视为主权,进一步奠定了()的基础。

A.权力政治观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15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以()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A.反封建、改革教会

()将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物的管理。

A.古中国

)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A.马西略

在西方最高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美国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不断地发生分化组合,推动了美国()制的逐渐形成。

A.两党

()是希腊化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A.斯多葛派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A.资产阶级

A.人文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始终重视如何(),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关注。

A.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汉武帝时,(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D.董仲舒

)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A.自由主义

()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A.马西略

以()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开始了人类政治观念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成为政治思想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康柏内拉著有()一书,它是继《乌托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A.太阳城

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的代表。

A.君权加强

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A.法国大革命

)两大思潮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主体。一个强调自由和进步,一个重视权威和秩序;他们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

A.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援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

A.周敦颐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A.绝对专制

()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他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概念

A.主权理论主权

)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A.王夫之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

A.本质和规律

18世纪的法国的政治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和以卢梭为代表的()。

A.自由派民主派

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为特色。

A.注重调解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小国寡民

孟德斯鸠再1748年发表的学术巨著()中,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

A.《论法的精神》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本

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折,()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A.理学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

A.人文主义

)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了“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A.启蒙运动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

A.科技、思想文化

在权利方面,霍布斯较早地将自然法的理论转换为()的理论,为公民个人的权利作了最充分的论证。

A.自然权利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A.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王守仁把()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A.良知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A.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纪纲的作用是严明()关系,因而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A.等级尊卑

二、名词解释

人民主权

作为最基本的政治话语,主权概念代表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局的一个基本方向。在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作了全面的阐释。

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理论观念。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或知识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的阶段和科学阶段。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孔德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有关社会的科学——社会学。这种社会学分为“静态社会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事实和存在,论述一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从而保持住这个社会的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后者研究社会的演化和进步,即研究怎样利用道德力量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孔德用“秩序和进步”这一公式或原则吧两者概况、统一起来。他认为,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事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正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

民本

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它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形形色色的民本论,民本思想不断地被充实和丰富。许多统治者宣称“以民为本”,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及其政治实践。

分权制衡

汉米尔顿以解决美国现实政治为背景,阐发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汉密尔顿认为,共和政体的缺点在于人民群众的代表控制了国会,而国会的权力过重,从而容易产生腐败。为了达到“非暴政的共和”的目标,就必须使立法、行政与司法三种权力分开来行使,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起到防止暴政的作用。他主张限制立法机关的权力。因为立法机关是一种纯粹的民主机构,它容易为多数人掌握,并且为着多数人的利益而使少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为此,他极力主张设立一个由各州任命的参议院以实现立法机关内部的相互制约。

联邦党人创造性地将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与美国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不但在宪政框架内实现了立法、行政与司法三种权力的牵制与平衡,而且实现了州与联邦之间的分权,创造了美国式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分权制衡的理论不仅成为美国宪政的基本精神实质,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组织国家政权的基本原则,对西方宪政史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杰佛逊赞同分权与制衡的理论。但杰佛逊的分权与汉密尔顿的分权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杰佛逊更注重立法机构在三权分立中的作用,从而在三权分立的框架内更多地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权力政治观

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利的建立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哲学王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无为政治

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的基本政治主张,老子和庄子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说的无为不是统治者放弃统治,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某种“无为”的方式达到治理,这就叫做“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君主无为,即统治者要小心翼翼治理国家,减少政治干预和政治活动;二是使民无为,就是要使民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

苏格拉底

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青年柏拉图受到苏格拉底的深刻影响,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一生著述丰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政治问题有关。其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探讨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理论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城邦体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成就。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其中,《政治学》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

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阿奎那

是西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教权高于俗权的合理性;国家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特征和分类的思想。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马西略

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反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的主张,是对教会的神权统治和教会的封建教阶制度的否定。这些思想体现了市民阶级反对教会统治和经济掠夺,希望生命、财产得到国家法律保障的要求,并为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进一步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

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马基雅维利一生著述很多,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过马基雅维利的贡献,认为“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家、历史编纂学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在政治思想方面,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是在1513年写成的《君主论》以及《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他明确地讲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来理解政治,这一思想为权利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马基雅维利对后来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三、简答题

请简述布丹提出主权具有的特征。

答:(1)布丹明确地提出作为最高权利的主权赋予国家,从而衍生出了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家主权概念。布丹指出,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权力,在一个共和国中,它是确定的。布丹的主权具备了永恒性、绝对性、独立性等重要的特征。

2)尽管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主权的具体运用却不是无限的。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布丹又指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主权的有限性。第一,主权要受到上帝法、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第二,主权的权力不能侵犯财产权;第三,作为主权者的国王瑶遵守契约或协议。

法家权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法家权势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势的内容。即权势包括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

(2)势的重要性。在权势、法、术等政治要素中,权势最重要。

(3)势的保持和运用。这包括1)权势必须集中;2)要善于借助外力;3)要发挥君主的主观能动性;4)不尚贤。

杰斐逊的宪政民主理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1)人民主权原则;

2)民主性原则;

3)多数原则;

4)代议原则;

5)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顾炎武对天下与国家做了区分。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国家之上,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不能代表天下的兴亡。保国家是君臣的责任,而保天下则低微如匹夫匹妇者也有责任。

顾炎武又区分公私,以天下为公。他崇尚三代,并认为三代与后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三代公天下,以后则是私天下。为了使一己之私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保障,统治者必然将各种权力集中于君主。而这种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正是天下动乱、人民苦难的根源。

顾炎武对君主尊贵的地位持怀疑与否定态度。首先,他考证出君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并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其次,他指出“为民而立之君”,君是为治民而设立的,鄙视一个政治职位,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君、卿等获得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

2)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摄像。顾炎武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失。

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方面的作用。对分封制、郡县制,他认为两者均有其弊病。

顾炎武也尊公抑私,他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严重弊病,并试图对之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但其设想并不能根本解决君主政治的问题。

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

古希腊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2)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3)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地位?

答: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第一次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同时对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

2)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如提倡有限的私有制。他不同意柏拉图关于少数哲学家治国的主张和反对法治的思想,为民主和法治做了有力的辩护。所有这些,是他成为西方较为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了巨大的影响。

简述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答:斯多葛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贡献是巨大的。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在他们看来,宇宙是自然而然发展的一个绝对的统一整体,而人是这个绝对统一整体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人的本性也是宇宙本性在人身上的分享或体现。因此,人也必然受到那种弥漫于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则的支配,构成自然秩序中和谐的一部分。这个支配宇宙和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芝诺指出:自然法是神圣的,拥有命令人正确行动和禁止人错误行动的力量。自然法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

在斯多葛派的时代,城邦已经解体,人们面临的是新的社会环境。斯多葛派开始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人类是以自然法为纽带的共同体。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斯多葛派奠定了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然法传统。它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派政治学家以自然法为武器,批判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推动社会的改革,倡导新的政治原则。

欧洲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4)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但丁是如何看待教权与王权的关系的?

答: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两者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以此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但丁指出,上帝授权君主,使其以人的理智治理国家,是尘世成为“人间乐园”;上帝授权教皇,是要他以圣灵化人,引导人遵守神的教导,能够在来世进入“天上乐园”,享受永生的幸福。因此,教权与王权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君主的权力并非来自教皇,而是直接接受自上帝,不要任何中介。教皇虽然执掌天国的钥匙,看守天国的门,但无权统治帝国。

简述宗教改革理论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区分理性与信仰,并在世俗领域中承认理性的地位。这样,宗教改革家的理论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把政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2)建立民族教会。宗教改革理论家十分关注教会改革,提出了建立“廉价民族教会”的主张。(3)宗教改革的理论家们还在自己的政治理论中初步地表达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结构如何?

答:(1)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来理解政治,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法国的政治家布丹和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等人,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3)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实现政治问题是马基雅维利对西方政治思想最突出的贡献,成为其权利政治观的基础。(4)马基雅维利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权利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5)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包括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侮和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国家至上论;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等。

什么是哲学家治国?

答: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是哲学家执政治国。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

四、论述题

洛克是如何论证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

答: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自由的界定,洛克论证了法治的原则,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位自由提供了保障。

洛克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这种自由既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又超出了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只以自然法作为它的准绳;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这是一种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于自由的共容。洛克断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正是出于实现个人在社会下享有自由的目的,人们设置了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洛克的法治包含了哪些原则?

答:洛克将立法权看作是国家中的最高权力,同时他认为,这一最高权力亦需要限制。通过对立法权进行限制性的规定,洛克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

第一,目的原则。

第二,方式原则。

第三,财产原则。

第四,独有原则。

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西方政治思想的关系?

答: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建立。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总之,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民主制度不仅使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政治思想不断丰富和繁荣。

尽管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雅典的民主制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自由公民的特权。

为什么说马西略的政治思想具有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

答:(1)马西略从维护世俗权力的立场出发,对封建教会和教皇的权力进行了猛烈的批批判,并且探讨了教会的改革问题。马西略反对教会宣传的国家产生于上帝的说法。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也将国家的产生看作是源于家庭、村落的自然发展过程。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是,马西略从世俗和宗教两个方面解释国家的目的,承认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马西略吸取了柏拉图在阐述正义理论是提出的社会分工的思想,提出实现和和平生活的途径是分工互助。马西略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农民、工匠、商人、军人、教士和官吏构成的。为了能够实现和平的生活,各个等级人要各有专司,分工互助。在六个等级中,官吏即政府权力是和平的保卫者。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涉是和平的最大威胁。

马西略反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否定教会的封建教阶制度。这些思想为以后的宗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马西略政治中表现出的摆脱神学束缚的积极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这种倾向还表现在他提出的人民权力的思想上。马西略从人们的共同需要出发解释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认为上帝的意志并没有决定国家的存在,更没有决定国家的目的。因此,国家的法律的制定也并非依据上帝的意志,而是人民的权力问题。马西略提出,法律可以由一个人即君主制定,也可以由少数人组成的议会制定。但不管是君主还是议会制定法律,立法权都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享有者,不仅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官吏也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他们的职责和权限应该由人民确定。对于滥用权力的官吏,人民可以取消和收回他们的权力。

在马西略看来,人民可以是全体公民,也可以是其中占优势的部分。他特别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应当看到,马西略这种关于人民权力的思想,与近代的人民主权理论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

马西略从人们的共同需要而不是从上帝的意志来解释国家的起源、目的,并从中引申出人民权力的思想,表现出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的国家观和人民主权理论都产生了影响。

3、如何理解布丹的国家起源论?

答:布丹的国家起源论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两人都主张国家起源于家庭。这些家庭在又在共同利益的趋使下,组成村庄。为了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村庄开始向外扩张,形成城镇。为了保护家庭或是抢夺财产,同一社区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些非政治组织。为了抵抗外敌,这些组织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了领导,并赋予他以至上的权力。这些许多家庭部落就在这个权力的统治下,从而形成了国家。

在对国家的产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布丹提出了国家的概念。他指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这一国家概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1)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产生主要是出于血缘的结合,因此,家庭的产生主要出于人类的本性;另一方面,家庭同时也是利益上的安排,它使得家庭中的成员服从家长,家长则需要关心着这些人的利益。家庭既反映人类的自然本性,又具备法学的性质。因此,,家庭不但有家庭的成员,例如父母、子女、奴隶等,而且家庭还需要具备私有财产以维持家庭的物质存在。(2)共同财产:共同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布丹以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来划分国家与家庭的范围,家庭是私有的范围;国家是公有或共有的范围。布丹发展了罗马法管辖权的观念,试图以不可剥夺的家庭权利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正是这种区分使布丹的国家理论同时包含了两个绝对物:“家庭的不可取消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无限立法权力”。从罗马法的管辖权观念出发,布丹试图以家庭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当布丹试图将家庭不可转让的权利同国家的绝对权力联系在一起时,他的理论出现了不可克服的逻辑困难。(3)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主权概念是布丹国家理论中最富贡献的内容。4)合法:布丹的国家起源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同时,布丹也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布丹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由若干户人家及其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布丹认为,强力与征服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国家,国家还需要在神法和自然法的指引下,以维护公民的物质利益为目的。

布丹的国家理论已经具备了近代的某种特征,例如,国家目的是公共福利、财产权是自然的权利、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都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特征。

然而,布丹的理论中仍然搀杂着神法、家长制等思想内涵,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