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放下手机「好书推荐:《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

   日期:2025-01-14     作者:c80l7       评论:0    移动:http://g8akg8.riyuangf.com/mobile/news/777.html
核心提示: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时代,孩子们越来越沉迷于手机,以至于影响到了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往往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时代,孩子们越来越沉迷于手机,以至于影响到了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往往非常焦虑,但又对此束手无策,呈现出无方法和无可奈何的状况。于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和使用手机,成为了每个家长都迫切关注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常常应邀到学校为家长们排难解忧。</p><p class="ql-block"> 一个机缘巧合,我有幸遇见了高秋凤博士和她的书《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高秋凤博士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她是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在青少年手机成瘾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实际经验,而且也在深大开设了针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课《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教师能做些什么?》,于是,我抓住机会请教,并毫不犹豫的购买了高秋凤博士的书,并请她签了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阅读高秋凤博士的这本书之后,我深感这是一本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在《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这本书里,高博士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揭示了手机成瘾的危害和实用的干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说明。这些方法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让读者可以轻松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书中不仅分析了手机成瘾的成因和对孩子学习及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还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干预方法,能帮助广大家长有效的引导孩子摆脱手机的诱惑,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本书还非常注重家长的参与和合作。高博士强调,要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她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制定并遵守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这种合作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例如,家长可以设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限制他们过度使用手机;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此外,家长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觉得这是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成瘾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重要参考书籍,推荐有需要的家长和老师去当当或京东购买。</p> <p class="ql-block">  现摘录几段书中的观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孩子爱看手机并不是他们的错。新时代的诱惑太多,手机里面有非常多精彩的故事和画面,能够刺激人的视觉产生多巴胺,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会不自知的因为短期的快乐而刷屏上瘾。不知不觉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把不该做的给做了,把该做的反而没有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性的弱点就是喜欢做让自己快乐简单的事情,而逃离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学习也好,写作业也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件反人性的事情,真正能做到自律,爱学习的孩子,能主动远离手机的少之又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很多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存在偏见,就如何管教孩子存在误区:对孩子正常用网行为过度焦虑,同时,不能透过表象看实象。他们对孩子问题的真正“病根”认识不足,抓不住隐藏在“表象”下面的问题的“实质”,仅从外在行为层面做工作(比如,觉得孩子手机用得多,就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或直接断网),这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越管越糟糕、越管问题越严重,甚至会发生家长无法承受的悲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所谓的手机过度使用问题,多数是因为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而使他们逃避到网络中寻求暂时的补偿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我看来,青少年的手机沉迷或过度使用行为大多数是其成长过程中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的一种呈现形式而已。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有三大基本心理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与自主需求,这三种需求是否都得到了满足与人的精神健康和幸福感存在紧密关联。其中,归属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体验,是导致青少年过度用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想知道更多的精彩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当当或京东买书阅读。</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多时候,父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在青少年成长期的不易,与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不容易和不完美。更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够自我约束,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 </p><p class="ql-block"> 总之,《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对我在未来传播家庭教育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和引导孩子,他们一定能够摆脱手机的诱惑,健康快乐地成长。</p>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